科室: 康復科 主治醫師 付海燕

  肩袖修補術後康復方案(小到中撕裂):

  撕裂大小為:小撕裂:〈1cm;中撕裂:1-3

  cm範圍

  1、術後0-2周

  術後0-3周內採用三角巾舒適體位懸吊保護,不應負重及過分用力。否則將影響組織癒合及功能恢復。三角巾保護時間視疼痛、肌力情況而定。

  手術當天:

  (1)麻醉消退後,開始活動手指、腕關節。(動作簡單易懂,無需過多說明。)臥床時於手術一側手臂下墊枕頭,使手臂保持稍前屈位,以減輕疼痛。

  術後1天:

  (1)“張手握拳”練習:

  用力、緩慢、儘可能大張開手掌,保持2秒,用力握拳保持2秒,反覆進行,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儘可能多做。(對於促進迴圈、消退腫脹、防止深靜脈血栓具有重要意義)

  術後3天:

  (1)根據情況決定開始“擺動練習”:

  體前屈(彎腰)至上身與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側手的保護下襬動手臂。首先是前後方向的,待適應基本無痛後增加左右側向的,最後增加繞環(劃圈)動作,逐漸增大活動範圍,但不超過90°,每個方向20-30次/組,1-2組/日,練習後即刻冰敷15-20分鐘。

  (2)聳肩練習:聳肩至可耐受的最大力量,保持2秒鐘,放鬆後重復,30次/組,3-4組/天。

  (3)以及“擴胸”“含胸”等肩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練習(參見第十三章第六節:101,102):

  至可耐受的最大力量,保持2秒鐘,放鬆後重復,30次/組,3-4組/天。

  術後1周:

  (1)開始活動肘關節:

  保護下去除三角巾,主動、緩慢、用力全範圍屈伸肘關節,20-30次/組,2組/日。練習後馬上戴三角巾保護。

  (2)被動關節活動度練習(一些患者可根據情況術後3天開始):

  肩關節前屈練習:

  平臥,去除三角巾保護,健側手握緊患側肘部,(患側肢體完全放鬆,由健側用力完成動作!)經體前沿垂直方向向上舉起患側手臂。角度控制在90°範圍內。至感到疼痛處保持並輕輕顫動1-2分鐘為1次,3-5次/組,1-2組/日。並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

  肩關節外展練習:

  姿勢及要求同前,在體側沿水平方向舉起患側手臂。角度控制在90°範圍內。至感到疼痛處保持並輕輕顫動1-2分鐘為1次,3-5次/組,1-2組/日。並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

  肩關節0°位外旋:

  仰臥,上臂貼緊體側,屈肘90°,健側手握緊患側手腕,(患側肢體完全放鬆,由健側用力完成動作!)在體前沿垂直方向向外推患側小臂。角度控制在45-60°範圍內。至感到疼痛處保持並輕輕顫動1-2分鐘為1次,3-5次/組,1-2組/日。並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

  肩關節後伸:

  平臥,健側手握緊患側手腕,在體側將小臂逐漸放至床面。至感到疼痛處保持並輕輕顫動1-2分鐘為1次,3-5次/組,1-2組/日。並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

  2、術後2-3周:

  (1)肌力練習:

  肩關節前屈肌力練習:

  前平舉:

  屈肘90°,手臂在體前抬起至無痛角度,不得聳肩!靜力練習為主,於最高位置保持2分,休息5秒,連續10次為1組,2-3組/日。力量增強後伸直手臂進行。

  肩關節外展肌力練習:

  側平舉:

  手臂在體側抬起至無痛角度,不得聳肩!靜力練習為主,於最高位置保持2分,休息5秒,連續10次為1組,2-3組/日。

  負重“聳肩”練習:

  動作同以上描述“聳肩”練習:提重物進行,30次/組,組間休3秒,2-4組連續進行,1-2次練習/日。

  (2)活動度練習:繼續並強化以上練習,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

  3、術後3-6周:

  (1)繼續並強化以上練習,練習時基本無痛或不感到疲勞的練習可以不再繼續。

  (2)肩外展45°位內、外旋練習:

  手臂緊貼在體側為肩外展0°,側平舉至抬平為肩外展90°,外展45°位即二者之間的位置。

  平臥,屈肘90°,擺放好外展45°位,健側手握緊患側腕部,(患側肢體完全放鬆,由健側用力完成動作!)向內和外兩個方向下壓。角度控制在60°範圍內。至感到疼痛處保持並輕輕顫動1-2分鐘為1次,3-5次/組,1-2組/日。並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

  (3)繼續並強化以上描述的練習方法。增加負荷,改位動力形性練習,即選用適當重量的負荷,30次/組,組間休30秒,2-4組連續進行,1-2次練習/日。

  (4)抗阻內旋肌力練習:

  抗阻內旋:

  手握一彈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於某處,向內側用力牽拉皮筋,使手接近身體。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時間或完成動作為1次。可通過皮筋的鬆緊調節阻力的大小,30次/組,組間休30秒,2-4組連續進行,1-2次練習/日。

  (5)抗阻外旋肌力練習:

  抗阻外旋:

  手握一彈性皮筋一端,皮筋另一端固定於某處,向外側用力牽拉皮筋。至最大角度保持一定時間或完成動作為1次。可通過皮筋的鬆緊調節阻力的大小,30次/組,組間休30秒,2-4組連續進行,1-2次練習/日。

  4、功能恢復期(術後7-12周)

  目標:無疼全關節活動;改善肌力;增加功能活動;減少殘餘疼

  (1)繼續加強活動度練習:方法按照以上描述過的方法。前屈角度逐漸至170-180°。即接近正常。

  肩外展90°位內、外旋練習

  仰臥,肩關節外展90度,即側平舉的姿勢,屈肘90°,健側手握緊患側手腕,(患側肢體完全放鬆,由健側用力完成動作!)在體側沿垂直方向向內及外推患側小臂。至較大角度時,可用治療棒(任何粗細便於抓握的1米左右長棒均可代替)握住兩端幫助健側手完成更大角度練習。

  至感到疼痛處保持並輕輕顫動1-2分鐘為1次,3-5次/組,1-2組/日。並逐漸增加被動活動角度。角度控制在外旋75-90°;內旋75-85°之內。

  5、術後8-10周

  強化以上描述的關節活動度練習方法,在術後10周基本達到全範圍活動。可以用健側手臂作比較,活動範圍基本相同即為正常。

  術後10-12周:

  強化肌力,採用以上描述的練習方法並逐漸增加負荷。以絕對力量的練習為主。選用中等負荷(完成20次動作即感疲勞的負荷量),20次/組,2-4組連續練習,組間休息60秒,2-3次練習/日。

  6、術後13-21周

  (1)強化肌力練習:

  仰臥“飛鳥”

  選用中等負荷(完成20次動作即感疲勞的負荷量),20次/組,2-4組連續練習,組間休息60秒,2-3次練習/日。

  俯身“飛鳥”

  選用中等負荷(完成20次動作即感疲勞的負荷量),20次/組,2-4組連續練習,組間休息60秒,2-3次練習/日。

  俯臥前平舉

  可空手、單手或握重物抗阻練習。選用中等負荷(完成20次動作即感疲勞的負荷量),20次/組,2-4組連續練習,組間休息60秒,2-3次練習/日。

  (2)術後18-21周開始嘗試體力勞動或體育活動。

  (3)術後21-26周繼續力量及活動度練習。同時複查,決定可否恢復運動或體力勞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