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情感障礙科 主任醫師 苗國棟

  在中國,至少是在漢族生活地區,產婦在產後的三十天左右的時間裡,是要享受她作為VVIP的待遇,大概是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肩不用擔擔手不用提籃”的幸福生活。無論是在城裡,還是在鄉村,產婦都是享受著名為“坐月子”的特殊待遇,而且有些生男嬰的產婦待遇還可能更優渥,像是真正的女王了。當然,在現代社會,“坐月子”對有些人並不一定是享受,甚至是遭罪。據說,有的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因老人家傳下來“捂月子”傳統,在月子裡整個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出痱子、中暑,甚至中暑身亡。2017年7月9日,山東省淄博市就有一產婦因“捂月子”中暑後不治,使那個新生兒失去母親。除了以上的享受之外,其實坐月子的產婦們的飲食、衛生,乃至生活習慣都會受到多種“清規戒律”的約束,說是遭罪也不為過。從科學意義上評價,中國歷史悠久的“坐月子”傳統絕對是一種陋習。因為,在現代社會,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和民族有這樣的傳統,甚至在一些歐美國家,產婦在正常分娩後不久可以從事很多非產婦都從事的生產勞動。據說,在荷蘭,待產孕婦自己開車到醫院分娩,正常分娩後,若醫生認為可以,產婦甚至自己開車,攜新生兒回家。

  我從醫學院校畢業後當了醫生,儘管並非婦產科醫生,但卻認為“坐月子”是陋習。所以就會時常納悶,這樣的陋習何以成為傳統,一代又一代地傳下來,甚至隨著經濟水平提高,坐月子的陋習愈發盛行,清規戒律也愈發複雜。

  我覺得至少有以下三個原因是這個陋習盛行的原因吧。

  第一個原因便是來自中國人缺乏科學素養及邏輯思維習慣而患的“想當然”病使然。我曾在本公眾號今年2月25日所發的文章《“想當然”病反映的是認知缺陷?》中介紹過一些想當然病的現象,也簡單提及想當然病的成因。想當然病的現象是隻憑個人有限的經驗或前輩的傳授而推匯出絕對化規律或判斷。其實,想當然病反映的是思維模式的不成熟,缺乏思辨思維能力,或者說思維能力未能達到“元認知”的層次。

  第二個原因是人類共有的高估生存風險、追求過度安全的傾向。其中,又是因為中國人缺乏科學素養及邏輯思維習慣,更容易選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非理性行為反應,而將產後的感染風險、營養不良風險極度誇大,進而形成“套路化”的坐月子清規戒律乃至禁忌。

  第三個原因則是源於中國漢族女性社會和經濟地位低下帶來的補償效應。在歷史上,中國女性的由來已久的社會地位低下,造成了女性潛在的反抗意識。但是,由於整個社會有太強的男權勢力,女性合理、公開的反抗難以施行,就只好採用某些變相的形式來表達。於是,在極度重視“傳宗接代”及農業勞動人口的再生產的舊中國,女性通過某些似是而非的禁忌,來強調在自己生育後需要受到特殊照顧。當然,要求這樣待遇的理由也包括此後再生育的需求:若產婦在產褥期患病,可能會喪失生育能力。尤其是在那個年代孕婦生孩子是“小死一回”,舊法接生的死亡率極高,跨過這個鬼門關都意味著是奇蹟。於是,產婦也就獲得了與其他時間不同的“重視”和“關照”,代代相傳,成為使女性地位暫時性改善的儀式。能夠佐證我這個猜測合理的另一個傳統或禁忌,便是春節期間對女性做“針線活兒”的赦免。我家鄉有一句俗語是“懶老婆盼正月”,意思是女性在新春正月有數天不能做“針線活兒”的禁忌,使平時總是得做些縫縫補補活計的女性得以喘息一下。

  至於產婦在產後生理狀態的恢復需要得到怎樣的照顧和休養,我是門外漢。但我相信,有良好醫學專業背景和科學思維方式的婦產科專家一定有合理得多的見解和建議。

  我想,現在是全民摒棄“坐月子”陋習的時代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