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主治醫師 趙斐

  國傳統醫學認為,人的五臟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應的位置,當人體有病時,往往會在耳廓上的相關穴區出現反應,刺激這些相應的反應點及穴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這些反應點及穴位就是耳穴。耳穴壓豆療法是用膠布將藥豆準確地貼上於耳穴處,給予適度的揉、按、捏、壓,使其產生麻、脹、痛等刺激感應,以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種外治療法。它屬於“全息療法”範圍。

  耳穴的分佈是有規律的,耳全息穴在耳廓的分佈像一個倒置的胎兒。

  1、耳輪:耳廓最外圈的捲曲部分(包括耳輪腳和耳輪結節)。耳輪腳:耳輪深入到耳腔內的橫行突起部。耳輪腳相當於橫膈。耳輪結節:耳輪上方稍突起處。

  2、對耳輪:與耳輪相對的隆起部分(包括對耳輪體、對耳輪上腳、對耳輪下腳)。對耳輪體相當於嵴柱及軀幹,包含有頸椎、胸椎、腰骶椎及胸、腹等資訊點。對耳輪上腳:對耳輪向上分叉的上支。相當於下肢,包含有髖、膝、踝、跟、趾等資訊點。對耳輪下腳:對耳輪向前分叉的下支。相當於臀部,包含有臀、坐骨神經等資訊點。

  3、三角窩:對耳輪上下腳之間構成的三角形凹窩。相當於盆腔,包含有盆腔、內生殖器等資訊點。

  4、耳舟:對耳輪和耳輪之間的凹溝。相當於上肢,包含有鎖骨、肩、肘、腕、指等資訊點。

  5、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狀突起處,又稱耳珠。相當於咽喉,包含有內鼻、外鼻、咽喉、腎上腺等資訊點。

  6、屏上切跡:耳屏上緣和耳輪腳之間的凹陷。屏上切跡相當於外耳。7、對耳屏:與耳屏相對的隆起處。對耳屏相當於頭部,包含有皮質下、額、顳、枕等資訊點。

  8、屏間切跡:耳屏與對耳屏之間的凹陷。屏間切跡相當於內分泌。

  9、耳垂:耳廓下部,無軟骨的皮垂。耳垂相當於面部,包含有牙、舌、頜、眼、內耳、面頰、扁桃體等資訊點。

  10、耳甲艇:耳輪腳以上的耳甲部分。耳甲艇相當於腹部,包含有腎輸尿管、膀胱、胰、肝等資訊點。

  11、耳甲腔:耳輪腳以下的耳甲部分。耳甲腔相當於胸部,包含有心、肺、氣管等資訊點。(耳輪腳周圍相當於消化道,包含有口、食道、胃、十二指腸、小腸、大腸等資訊點)

  12、外耳道口:在耳甲腔內,為耳屏所遮蓋。

  13、輪屏切跡:對耳輪和對耳屏之間的凹陷處。

  14、耳輪尾:耳輪下緣與耳垂交界處。

  適合壓豆的材料有多種,其中王不留行籽因表面光滑,大小和硬度適宜而多用於臨床。操作方法:先將王不留行籽貼在0.6 cm×0.6cm大小膠布中央,用鑷子挾住貼敷在已選的耳穴上,每日自行按壓3-5次,每次每穴按壓30-60下,3-7日更換一次,雙耳交替。

  兒童、孕婦、年老體弱、神經衰弱者用輕刺激法,急性疼痛性病證用強刺激法。

  耳穴壓豆的適應範圍:

  1.各種疼痛性病症;

  2.功能紊亂性病症;

  3.過敏及變態反應性病症;

  4.內分泌及代謝性病症;

  5.各種慢性病症。

  常用的選穴方法有以下幾種:

  1.直接觀察法。對耳廓進行全面檢查,觀察有無脫屑、水泡、丘疹、充血、硬結、疣贅、色素沉著等,出現以上變形、變色點的相應臟腑器官往往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可以用耳穴貼壓治療。

  2.壓痛點探查法。當身體患病時,往往在耳廓上相應的地方出現壓痛點,而這些壓痛點,大多是所應選用的穴位。方法是,用前端圓滑的金屬探捧,以近似相等的壓力,在耳廓上探查,當探捧壓迫痛點時,病人會唿痛、皺眉或出現躲閃動作。

  臨床上操作簡單方便,在家亦可自行壓豆,只要找到相對應的點進行刺激以達到治療疾病或者強身健體的目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