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內科 主治醫師 杜海平

  利尿劑作為臨床常用的藥物,如使用不當,可出現一些不良反應,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電解質紊亂,如低血鉀、低鈉、低氯、低鈣、低鎂

  往往是劑量依賴性的,即使用的利尿劑劑量越大,越容易發生低血鉀。在各種利尿劑中,噻嗪類利尿劑和速尿引起低血鉀較為明顯,長效的噻嗪類利尿劑(如氯噻酮)比中效的氫氯噻嗪更明顯。低血鉀容易增加惡性心律失常和腦血管意外的風險。此外,還能導致低鈉、低氯、低鈣、低鎂。故使用利尿劑時應該注意監測血電解質,加用保鉀利尿劑或適量補充電解質。

  2、高尿酸血癥

  研究發現,在未治療的高血壓患者中,有高達30%的人血尿酸升高,利尿劑能增加腎臟對尿酸的重吸收,增加高尿酸風險,但很少引起痛風,

  3、糖耐量異常和胰島素抵抗

  見於大劑量使用利尿劑的患者,容易誘發糖尿病。

  4、脂代謝紊亂

  大多數報告氫氯噻嗪長期應用可引起脂肪代謝紊亂,主要是影響脂肪酶的活性,使甘油三酯分解代謝減少,甘油三酯升高;也可引起輕度膽固醇增加。

  但總體而言,只要合理使用,上述不良反應都是可避免的,或者使用後是利遠遠大於弊的。所以,一旦心內科醫生給予使用後,就不要隨便停用,而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使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