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副主任醫師 王東昇

  對於低位直腸癌保肛門手術後是否要做預防性造口的問題,多年來一直有主張和反對兩種意見,主張預防造口的人並非是手術做得不好經驗不足的醫生,恰恰相反,很多都是我們國內肛腸外科的泰斗級人物,比如長海醫院的傅傳剛教授等人,堅決反對預防性造口的人還是年輕醫生較多,本人就曾經是其中之一,如今認識到當初很多認識是片面的。

  首先,預防性造口能不能降低吻合口漏的發生率?很多醫生認為不能,只是一旦漏了能夠起到轉流的作用,我和一些專家溝通後認為不然,單獨從血運角度看,預防性造口是不能降低吻合口漏的發生率,如果血運障礙,造口也依然會漏,但從張力和感染角度看就不是這樣了,大部分吻合口漏是病人恢復排便後才漏的,就是因為有大便不斷通過吻合口,吻合口沒有承受住張力才發生漏。

  尤其是低位直腸癌術後肛門還不能收放自如,此時大便堆積在吻合口處,感染因素和對吻合口的壓力都是造成漏的原因,所以,術後六七天時候,覺得應該快癒合了,恰恰是漏的最高發時刻,而做了預防性造口,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所以說,預防性造口不僅僅是轉流問題,還是具有降低吻合口漏的功能的。

  其次,預防性造口僅僅就是為了預防漏而造的嗎?這個問題傅傳剛教授曾寫過文章說明過,尤其是超低位直腸癌,不僅僅是有吻合口漏的風險高的問題,由於超低位保肛門手術遊離直腸很低,對盆地神經肌肉的損傷和超低吻合等因素影響,病人術後近期的肛門功能大都不十分滿意,多有控便功能不良,水腫,痙攣,疼痛等,此時一期吻合馬上使用肛門的話,不僅效果不滿意,病人生活質量也很差甚至很痛苦。

  此時使用這種超低吻合後的肛門即使沒有漏也會有部分便失禁,肛周溼疹瘙癢疼痛等,甚至有的痛不欲生,遠不如先造口度過三個月後再還納更好,那時候病人吻合口癒合良好炎症消退,肛門功能鍛鍊恢復較好,這時候再啟動其功能就沒有當初直接用那麼痛苦了,所以說,超低位預防造口不僅僅是為了預防漏,也有為病人生存質量的考慮。

  第三,目前的緊張的醫患關係也促使醫生們越來越多接受預防性造口,由於病人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很難接受漏,也很難接受近期的肛門功能不良等,漏後再癒合後吻合口很多有狹窄造成排便障礙等就更不接受.....那麼預防性造口不失為保護方式,長海醫院肛腸外科規定低位直腸癌保肛門手術要常規做預防性造口,從這個角度看是否做預防性造口不存在對錯問題,也沒有什麼該不該的問題,只有術者從哪方面考慮的問題。

  總之,是否造口,原因複雜,不可一概而論,術者根據具體情況自己把握就是,雖然不可能每個單位都如長海醫院那樣規定必須常規做預防性造口,但常規不做就更不可取。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