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內科 住院醫師 崔志軍

  1、抗白丹方
  組成:雄黃3克、巴豆(去外皮)3克、生川烏3克、乳香3克、鬱金3克、檳榔3克、硃砂3克、大棗7枚。將雄黃、生川烏、乳香、鬱金、檳榔共研細末,巴豆去皮置砂鍋中文火炒至微黃色,再去內外皮,用雙層紙包裹壓碎,微熱半小時,去油。將煮熟大棗去皮和核,與上述藥物混合,搗研均勻,合丸如黑豆大,硃砂為衣。成人每天4~8丸,小兒1~4丸。清晨5時開水1次送服,連服3~5天,休息1天。
  臨床療效:本方治療急性白血病6例,結果有效2例,無效4例。
  2、青黃散方
  組成:青黛、雄黃按9:1劑量研細末,裝膠囊。誘導緩解劑量為每日6~14克,分3次飯後服。維持緩解劑量為每日3~6克,分2~3次飯後服。辨證加減:有明顯症積瘀血者加用膈下逐瘀湯;氣血兩虛者用八珍湯;脾胃虛寒者用小建中湯加味。
  臨床療效:本方配合化療治療25例慢性粒細胞型白血病,完全緩解18例,佔72%,部分緩解7例,佔28%。用藥後症狀明顯好轉或消失時間為11.4天。平均10.1天脾臟開始縮小。
  3、生生湯
  組成:(1)青黛40克、天花粉30克、牛黃10克、蘆薈20克,研成丸。每日3克,分2次服。
  (2)紅花3克、黃芪18克、茯苓12克、生薏仁15克、生地15克、玄蔘9克、甘草6克、山豆根12克、山慈菇12克、青黛12克,紫草9克、黃藥子9克,水煎服。

  臨床療效:本方治療急性白血病12例,完全緩解3例,佔25%;部分緩解6例,佔50%;未緩解3例,佔25%;總有效率為75%。本組病例中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4例;急性單核細胞型白血病3例,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5例。部分病人曾用不規則化療。
  4、黃芩龍膽湯
  組成:龍膽草10克、黃芩10克、梔子10克、木通10克,當歸10克、生地10克、柴胡10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雞血藤30克、丹蔘30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熱重加五味清毒飲、黃連解毒湯、清瘟敗毒飲、夏枯草、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山豆根等,溼重加藿樸夏苓湯、三仁湯、二陳湯、五苓散等,氣陰兩虛加人蔘、北沙蔘、黨蔘;淮山藥、白芍、甘草、麥冬、生地、龍骨、牡蠣,五味子、棗仁、山萸肉、浮小麥、大棗等補氣養陰。
  臨床療效:本方治療急性白血病26例(部分病例配合間歇化療),結果完全緩解14例,部分緩解10例,總緩解率為92.3%;未緩解2例。存活1年以上13例,2年以上3例。
  5、雙參地芍湯
  組成:黨蔘10克、生地30克、玄蔘30克、白芍15克、馬勃15克、黃藥子15克、牛蒡子15克、板藍根30克、半枝蓮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白薑黃9克、丹皮9克、阿膠(烊衝)6克,水煎服。
  同時服用散劑:山慈菇、五倍子、千金子、大戟、雄黃、琥珀、麝香、牛黃,研末混勻,日服2次,每次2~3克。

  辨證加減:氣血虛加黃芪、當歸、甲珠、丹蔘,出血加生地炭、槐花、煅牡蠣粉、小薊、茅根、三七粉;發熱加柴胡、黃芩、黃連、連翹、野菊花。主治:主治白血病。
  臨床療效:本方治療18例白血病,完全緩解6例,部分緩解7例,無效5例。
  6、青黛鱉甲湯
  組成:鱉甲62克、龜版31克、青黛62克、銀花15克、生牡蠣31克、太子參31克、生地32克、雞內金13克、生山藥31克、地骨皮31克、當歸15克、赤芍12克、紅花9克、炮山甲15克、丹皮12克、甘草3克、廣木香9克,研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日服4~6丸。辨證加減:氣陰兩虛者加黃芪、黨蔘、生地、熟地、五味子、補骨脂、龜板、當歸、麥冬、阿膠、生牡蠣、鹿角霜。
  藥物治療:主要為全身治療,如支援療法,包括糾正貧血和出血,可輸血,補充血小板,給予維生素K,6-氨基己酸等。抗感染可用各種抗生素。化學藥物種類很多,如環磷醯胺、甲氨蝶呤、阿糖胞苷、長春新鹼等,也可用皮質激素。眼部症狀僅為對症治療,如視神經篩板後有白血病細胞浸潤時,可及時作放射治療以儲存視力,劑量每1~2周20Gy。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