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主任醫師 孫彥

  鼻出血既是鼻腔疾病常見病症,也是某些全身性疾病或鼻腔鄰近結構病變的症狀之一。以前者為多見。由於可引起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故臨床表現亦有較多變化。多為單側出血,亦可為雙側,可表現為間歇性反覆出血,也可呈持續性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

  輕者僅鼻涕帶血,重者可大量出血而致休克,甚至死亡,反覆出血可導致貧血。多數出血可自止或將鼻捏緊後自止,出血部位大多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區,兒童患者幾乎全部發生在該部位,青年患者亦以該部位為多見,少數嚴重出血發生在鼻腔後部,中老年患者多見於鼻腔後部出血。

  鼻子出多少血才算出血呢?對於這個問題,也有兩種看法。一是隻要有出血,哪怕是隻有一滴血,也算鼻出血;一是認為少量出血,臨床意義不大,應把出血量在30~50毫升以上者定為鼻出血為宜。但嚴格地講,只要有鼻出血,少者僅涕中帶血,多者一次出血在數百毫升以上,都有一定的不同臨床意義,都不可。

  一、鼻出血的病因

  導致鼻出血的原因很多,也很複雜,一般分為區域性的和全身的。

  1、區域性因素有:外傷,如鼻及鼻竇部的外傷、骨折、手術、顱底骨折等;鼻粘膜受刺激或損傷,如挖鼻、劇咳、打噴嚏、用力捏鼻、鼻腔異物、化學粉塵、煙、氣體、氣壓的改變(如潛水、高空飛行、高壓氧艙等);炎症、感染,如急慢性鼻炎、鼻竇炎、乾燥性鼻炎、萎縮性鼻炎及特殊性感染;鼻中隔偏曲及潰瘍,是鼻出血最常見的致病原因;腫瘤,如鼻咽癌、鼻咽部纖維管瘤、鼻腔血管瘤、鼻竇惡性腫瘤;氣後乾燥也可以導致鼻出血。

  2、全身因素有:慢性腎炎、動脈硬化、肺氣腫、二尖瓣狹窄、右心擴張、胸腔縱隔及頸部的腫瘤等可導致靜脈血壓升高而發生鼻出血;血液疾病,如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白病、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均可導致鼻出血;肝脾疾病及風溼病、營養及維生素缺乏、急性發熱性疾病或傳染性疾病,化學藥品的中毒等也可引起鼻出血;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有家族性遺傳性易出血病史,鼻粘膜靜脈擴張、破裂出血,可以反覆發作鼻出血;其它如內分泌失調、月經期等都是導致鼻出血的原因。

  根據資料統計,在鼻出血的病人中,全身性原因佔1/2,區域性原因佔1/4,不明原因佔1/4。也有的統計資料顯示,全身性和區域性性原因各佔1/2。結果的不同可能與各人檢查方法及歸類不同有關。

  當一個人發生鼻出血時,怎樣考慮可能引起出血的原因呢?一般來說,青少年多為區域性性原因及發熱性疾病,老年人或慢性病人則多考慮全身性原因,也有十鼻出血很難找到確切的病因。

  當發生鼻出血時,一般都應到醫院檢查,醫生應根據病史及檢查所見,一方面應給予迅速止血,一方面找出出血的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二、鼻出血的治療

  病因明確而又出血量極少的鼻出血患者,如自行挖鼻,用力擤鼻引起的少量出血,往往不被特殊注意,也不會到醫院就診,如遇較大量出血時,可採取用手捏住兩側鼻翼,或用潔淨物,如消毒過的棉花或衛生紙填塞出血側鼻腔,取坐位,頭頸部冷敷等,都會有一定的作用如出血仍不止,應即去醫院治療。

  (一)填塞法

  1、鼻腔可吸收性物填塞:適用於血液病或慢性肝、腎疾病所致鼻出血者,用澱粉海綿、明膠止血海綿、止血靈或纖維蛋白等可吸收性物質填塞鼻腔,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填塞物可被組織吸收,可避免因取出填塞物時造成鼻黏膜再出血,缺點是對鼻腔黏膜及止血點的壓力不大,不宜用於劇烈出血者。

  2、鼻腔紗條填塞:是醫院較常用的止血方法,適用於止血較劇鼻腔前端止血者,對於鼻腔後部出血或出血部位不明者也可使用,用凡士林油紗條、抗生素油膏紗條或碘紡紗條,將患側鼻腔結結實實填滿,起到壓迫止血的作用。

  3、後鼻孔填塞:適用於鼻腔紗條填塞未能奏效者或後鼻孔出血者,方法是用凡士林油紗條做一個與患者後鼻孔大小相似的錐形紗球,然後將此紗球經口腔、咽部拉至後鼻孔,讓錐形的尖端經後鼻孔進入鼻腔,中部嵌頓在後鼻孔,錐底在鼻咽部,前後固定好紗球后,再行鼻腔紗條填塞,這種填塞法對鼻腔後部出血者效果最好。

  應該指出的是鼻腔填塞物一般應在3天內取出,食鹼過長可引起區域性壓迫性壞死或感染,再者,鼻腔填塞可引起血液中氧含量降低和二氧化碳含量增高,重者埡口引起心、肺、腦部併發症,故對老年患者應慎用,並嚴密觀察。

  (二)血管結紮法和栓塞法

  多數嚴重鼻出血患者,可行上述療法而止血,但少數患者,大血管破裂,血流猛烈,堵塞無效時,可考慮行血管結紮術,鼻腔上半部血液供應,來自頸內動脈系統的篩前後動脈,下半部血液供應,來自頸外動脈系統,因結紮頸總動脈和頸內動脈,常導致腦部血迴圈障礙或發生腦血栓,危險性很大,對老年人尤為不利,故臨床上常常根據止血部位,來判斷可能引起出血的血管,一般以頸外動脈結紮術,篩前、篩後動脈結紮術為多用。對出血嚴重,全身情況較重的患者,也可經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瞭解出血部位並進行血管栓塞止血。

  三、如何對待鼻出血

  對偶爾發生,病因明確的少量出血可不必太在意,反覆多次少量出血,或一次發生的大量出血,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尤其是後者,不要驚慌,恐懼,儘量詳細向醫生講述病史,配合治療。

  四、鼻出血的預後

  總的來說,鼻出血患者的預後大多是比較好的,經過積極的治療,採取各種方法,將出血制止後,並輔以抗生素、補液,以至於輸血,大多數患者都能恢復健康。

  預後的好壞,主要取決於引起鼻出血的原因。嚴重的外傷如顱底骨折傷及頸內動脈,慢性肝、腎疾病晚期,鼻腔、鼻竇、鼻咽部惡性腫瘤晚期及白血病引起的大出血,預後往往較差。

  五、鼻止血的預防

  根據引起鼻出血的原因,積極治療原發病。如治療鼻腔黏膜炎症,矯正鼻中隔偏曲,修補鼻中隔穿孔,避免鼻部外傷,鼻腔、鼻竇手術操作輕柔細緻,妥善止血。

  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如發熱性疾病、血液病、高血壓病及肝、腎疾病等,都能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此外,還要注意戒除挖鼻的壞習慣,積極治療咳嗽、打噴嚏(如過敏性鼻炎),忌用力擤鼻;用冷水洗臉動作輕柔,忌熱水洗臉動作粗魯,可用熱水泡腳;積極治療導致鼻出血的疾病;避免工作、生活環境中有害氣體、化學刺激性氣體、粉塵的刺激;保持鼻部溼潤、清潔,忌乾燥(乾燥時可區域性滴用油劑);戒菸酒、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暢通;加強鍛鍊、增強體質、防止感冒。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