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主任醫師 易善永

  談到前列腺癌,人們往往認為是歐美國家的“專利”,因為在歐美人群中,該病的發病率高達100/10萬以上,居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我國前列腺癌發病率雖然遠低於西方國家,但近年呈顯著增高趨勢。據統計,我國每年大約有8萬名前列腺癌新增病例,主要發生在6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由於前列腺位置隱蔽,癌變部位多發生於後葉周圍帶,早期不會壓迫尿道而引起排尿困難等表現,所以發病早期和中期往往無任何症狀,很難引起人們的警惕;即使有所不適,如排尿困難等,也常常被誤認為是年老的表現,或前列腺肥大所致,進而延誤早期診斷和治療。
  1、前列腺癌喜歡青睞哪些人?
  前列腺是一個位於膀胱下方、包繞在尿道周圍的腺體,正常如栗子大小,有尿道從中間通過,為男性所特有。它分泌的液體是精液的一個組成部分。前列腺癌真正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現在還不很清楚。目前認為,前列腺癌好發生以下五種人:
  ⑴老年男性。據瞭解,現在年齡越大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機會越高,尤其是70~80歲左右的男性。因為男性的腺體會根據年齡的增加而發生變化,在50歲以後,男性的腺體容易增生。
  ⑵不注意作息的男性。男性機體會產生一種褪黑激素,這種激素可以抑制前列腺癌細胞的增殖。一些男性因為工作或者夜生活的原因常常熬夜,這會導致男性內分泌失調,褪黑素激素分泌減少,容易患上前列腺癌。

  ⑶肥胖的男性:肥胖的男性體內有過多的脂肪,過多的脂肪經過新陳代謝進入身體後會影響體內激素的正常水平,使血液中的睪酮含受到影響,導致男性容易患上前列腺癌。
  ⑷喜歡抽菸喝酒的男性。香菸當中的尼古丁、焦炭都會對身體有影響,容易誘發前列腺癌。長期喝酒的人,會因為酒精攝入過多,導致前列腺血管擴張,出現前列腺水腫甚至充血等症狀,降低前列腺的抵抗力進而使其發炎。另外還有些男性愛喝碳酸飲料、濃茶等,也是會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風險。
  ⑸性事混亂的人。一些比較好色的男性,體內雄性激素分泌會比較旺盛,導致體內激素不平衡,容易引發前列腺癌。有些男性過早就有性事或者伴侶太多,使體內雄性激素過高同時會增加感染的機會,進而引起前列腺癌。
  2、前列腺癌有何症狀?
  前列腺癌發生後,早期並無症狀。當腫瘤增大至阻塞尿路時,出現與前列腺增生症相似的症狀,如有逐漸加重的尿流緩慢、尿頻、尿急、尿流中斷、排尿不盡、排尿困難甚至尿失禁,但血尿不常見,晚期出現腰痛、腿痛、貧血、下肢浮腫、骨痛、病理性骨折、截癱、排尿困難、少尿、無尿、尿毒症等。由於前列腺癌早期並無症狀,即使有不適,也不足以引起病人的重視,而良性的前列腺腫大和前列腺炎產生的症狀又與癌症相似,所以早期很難辨別。當腫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對尿道產生壓迫時,往往已不是早期。可見,早期發現前列腺癌顯得十分重要。特別是對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的病人,如疾患反覆發作不愈,應密切關注病情變化,以防癌變。

  3、如何及早發現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並不可怕,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可以治癒,不影響壽命。由此可見,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十分重要。前列腺癌篩查主要包括經直腸指檢、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測定和經直腸超聲檢查三步曲,其中,經直腸指檢、血清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測定是最基本的兩項檢查。一般年齡在50歲以上的男性,每年應做一次檢查;發現異常時,再進行經直腸超聲波檢查和超聲引導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檢。
  4、如何防治前列腺癌?
  對於早期前列腺癌,最佳的治療方法是做根治性手術,即當癌變侷限在前列腺內時,將其根治性切除,可達到終身治癒的目的,也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對穿破前列腺包膜、有區域性侵犯的前列腺癌,可在新輔助治療的基礎上,考慮根治手術或去勢手術,並結合內分泌治療。隨著手術水平和解剖技術的提高,保留性神經和血管的根治手術,可使多數患者術後恢復性功能。晚期前列腺癌經抗雄激素治療,並可根據情況結合區域性放療、化療或介入治療等,絕大多數有較好療效。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因患前列腺增生症接受了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的病人,術後對切除的前列腺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時,意外發現有前列腺癌,稱為偶發癌。這種型別的前列腺癌多為局灶型,腫瘤體積小,細胞分化良好,生長緩慢,轉移的機會不多,預後好。
  預防前列腺癌應該注意以下幾點:⑴控制食物中的動物脂肪,保持脂肪含量佔總熱量的20%左右;⑵儘可能少吃豬、牛、羊等紅色肉類;⑶多吃豆製品、蔬菜、水果、穀物,其中含的植物雌激素可以減少前列腺癌的發生。尤其是豆製品,每日需食50克以上;⑷多飲綠茶,可降低前列腺癌發病率。此外,最近美國前列腺癌研究中心腫瘤學家布賴恩·莫蘭博士研究發現,多吃魚類和西紅柿,對預防和降低前列腺癌的發病有一定作用。
  5、如何樹立“帶瘤生存”的新理念?
  經典的腫瘤治療模式——腫瘤完全殺滅的概念,即得了腫瘤一定要斬草除根,即便賠上老本也在所不惜。在強調整體醫學的今天,已顯出其弊端,它往往會造成腫瘤的過度治療。過去認為,延長腫瘤患者生存期的惟一條件是各種治療手段所能達到的無癌程度。換句話說,治療癌症必須殺滅或清除最後一個癌細胞,為此人們曾經追求擴大根治的手術、強化或衝擊化療、根治性放療等。然而事與願違,迄今為止,上述治療所能達到的最高療效僅僅是臨床治癒,腫瘤的復發和轉移仍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而且患者治療後普遍出現生存質量下降,甚至因不能耐受繼續治療而死亡。其實,對於不能治癒的晚期癌症病人,我們追求的目標是儘可能延長生命、改善生活質量。由此,加拿大的Schipper教授1994年在關於腫瘤治療的新模式中提出,有效的治療並不需要腫瘤的完全消退,機體的反應對癌症治療最為重要。這一觀點與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的療效特點——帶瘤生存相一致,也說明了帶瘤生存有其科學性。著名腫瘤學家孫燕也指出:“人們不再滿足於將腫瘤治好而病人變成殘廢或功能嚴重失調因而過著悲慘生活的情況。‘病是好了,人也殘了’的現象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
  隨著醫學研究的發展,帶瘤生存已經成為癌症康復的新理念。其實,人的一生都是與疾病共存的。也許短期內不會出現人們所期望的治癒方法,但是把癌症的危害縮減到人們能夠容忍的一種慢性病的狀態,可能更有現實意義。因為,治療的目的是控制和減小癌症對生命的危害,而非不顧人的身體完全消滅癌症。目前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機構已經把癌症定義為一種慢性病。也就是說,把癌症當作一種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只要加強預防、早發現、早治療,其實並沒有人們想象中那麼可怕。讓患者與之長期安全地共存,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命質量。利用現代醫療科技,使癌症病情不發展,保持穩定水平,並減小其對機體的破壞,可能將是最可行的治療方法。總之,前列腺癌也是一種慢性病,治療要適度,不可過度,過猶不及。既要治癌“祛邪”,也要呵護身體免疫力“扶正”,治癌也要“勞逸結合”,要看得長遠一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