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副主任醫師 張欣

  孩子2~4歲接受獨立上廁所的訓練後,夜間發生尿床比較常見。最初,尿床發生頻率可能為一週內2~3次,接下來發生的次數逐漸變少並且在5歲左右時候完全不再發生。有的孩子在5歲之後依然出現夜間尿床。當尿床只發生在睡眠狀態時,被稱作夜間遺尿症。

  膀胱成熟的年齡因人而異,男孩比女孩晚一些,而且常常有家族性的尿床病史。雖然尿床的原因尚未完全闡明,但是可能和孩子不同的發育節奏(神經、肌肉以及夜間對於膀胱滿脹的感覺是否被下意識地抑制)有關。尿床一般和其他生理性或心理性疾病都沒有關係。

  有的孩子天生膀胱就是比較小,更容易裝滿,有的研究還提出,某些孩子沒有分泌足夠的抗利尿激素(ADH),這種激素由腦垂體在睡眠中分泌,導致腎臟製造的尿液減少,這樣膀胱就不會裝滿。如果“大腦-膀胱”夜間通訊發育遲緩,或是膀胱較小無法容納整夜的尿液,孩子就會繼續尿床。隨著孩子的成長髮育尿床就會得到改善。

  另外,還要注意是否疾病原因引起尿床,如泌尿系感染、發育異常等,可以做一下尿常規檢查、骶尾部X線片、泌尿系超聲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