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血管外科介入中心 主治醫師 李玉斌

  糖尿病足是指因下肢血管病變―動脈硬化,糖尿病神經病變,未梢神經感覺障礙及植物神經損害引起周圍小動脈閉塞症,或面板微血管病變以及細菌感染所導致足部的疼病、潰瘍及壞疽等病變。常常由於缺血、神經病變和感染三種因素協同發生作用。

  由於下肢動脈硬化,血管狹窄或閉塞,加之植物神經病變使血管運動減弱,導致足部供血不足,區域性組織缺血和抗感染能力下降,當足部微小的創傷,如不合腳的鞋擠壓、擦傷、皸裂或雞眼等處理不當,均可引起感染面形成潰爛,又因病人痛覺減退或消失,不能及時察覺病變,常常使潰瘍加大。由於感覺障礙、接觸高溫物體時不知躲避,還可造成燙傷。

  下肢血管病變造成缺血缺氧,導致足部疼痛,走路時因足痛,表現為間歇性破行。臥床後下肢缺血加重,而引起體息時疼痛,表現為靜息。查體時可發現足背及脛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區域性面板營養不良,皮溫降低,色澤異常,抬高患肢時蒼白,下垂呈紫紅色,足部易發生慢性潰瘍。肢體缺血嚴重時,可發生足壞疽,即組織壞死。壞疽呈黑色,好發部位是足趾及足跟,壞疽發生後逐漸向上發展。壞疽可突然發展,疼痛劇烈。有的病人團神經病變也可痛覺不明顯,壞死組織中易發生細菌感染,伴有厭氧菌感染時奇臭無比,即溼性壞疽。

  出現糖尿病足時,可按以下標準分6級。0級:無開放性病變,但經檢查有明顯供血不足表現,例如足背動脈搏動明顯減弱;1級:淺表潰瘍,可由水疤或其它損傷所致,或自發性產生;2級:潰瘍形成,深達肌瞪、韌帶、骨關節;3級:深部潰爛感染,並有骨髓炎和膿瘍竇道形成;4級:有足趾和/或部分腳壞疽;5級:全腿壞疽,一般需要截肢。

  因此,糖尿病病人需要悉心呵護雙足,戒菸、控制血糖、控制血壓、調節血脂,穿寬鬆柔軟的鞋、正確處理足部擦傷、皸裂或雞眼等,當發生下肢血管病變出現間歇性跛行、靜息痛時請及時就醫,及時恰當的處理血管病變,改善下肢及雙足的血液迴圈,可避免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