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胚層療法的理論治療機制
1、皮斯特博士的反射理論
這種理論認為,中胚層療法通過在表皮激發的抑制性刺激,將內臟—骨髓—腦途徑在側骨髓(植物神經系統與大腦—脊髓系統相連之處)層面打破。這些刺激包括:
1)機械性的刺激,一般由針刺產生。
2)由藥物產生的物理—化學刺激,一般由特定的藥物產生。這種療法會產生區域性的休克,反射在骨椎兩側的交感中心。該療法產生的細微創口會影響成千上萬個感覺神經末梢,造成傳出神經傳導過程的真正“堵塞”。
2、貝切榮(Bicheron)的微迴圈理論
區域性使用的藥物,會產生由於細微創口而造成的微迴圈的區域性和/或者全面的刺激。這種理論已經被溫度曲線的研究所證實。
貝切榮(Bicheron)博士主張在肢體的動脈和脊柱上進行治療時,應當以一貫之地只使用唯一的一根針,在區域性的範圍進行多點鍼灸。他認為在治療中,應該使用血管擴張劑,患者臉上紅暈的出現被認為是治療中的好跡象。
3、中胚層理論和達約斯?布吉尼昂(Dalloz-Bourguignon)的“三個單元”理論
根據這種理論,結締組織作為一種積極因子被複原,它包括:
1)一個微迴圈單元:由微小的毛細血管和靜脈所構成,它保證了在最小範圍內的血液交換,以及結締組織細胞或成纖維細胞的分泌物的運輸。
2)一個植物神經單元:它取決於調節神經系統中所有交換活動的交感系統中的成分。
3)一個免疫功能單元(包括漿細胞和肥大細胞):它對穿越面板的外界物體,哪怕微小的入侵也能有所反應,起到防護作用。一個營養單元,從“三個單元”理論被建立之日起,它就豐富了這個理論。
認識這“三個單元”對於瞭解一個醫生在運用中胚層療法時應該做什麼,以及這個過程會在人的肌體中有什麼樣的反應是非常有用的。在實踐上,這個技術概括起來無非就是淺扎針、速扎針、輕扎針,扎針的數目非常講究;在與受傷的器官或同一種功能器官單元和/或脊柱區域相對應的皮下注射非常少量的藥物(一滴一滴地注射),人們形象地把這種技術稱之為“桌布技術”或者“摩擦技術”。
4、巴耶斯特羅斯(Ballesteros)的能量中胚層療法理論
巴耶斯特羅斯認為,所有藉助於中胚層療法器具所實施的藥物注射都是一種能量資訊。這就是說,他認為經過碘酒處理的藥物和經過充電的物質一旦注射到體內,就改變了人類肌體的能量平衡。
5、姆雷琴(Mrejen)的系統鍼灸中胚層療法理論
姆雷琴提出了面板疼痛區的神經—生理基礎,以及由於脊柱疼痛和內臟疼痛反映在面板上的圖表。姆雷琴認為,這兩種疼痛都可以在面板的某一個可感的、疼痛的和可以複製的領域表現出來。因此,根據他的理論,中胚層療法是一種純粹的、實施有限數量的鍼灸(3~6針)的區域性療法。實施鍼灸的這些點可以通過表象感知和神經檢查加以確定。
小貼士:
隨著鍼灸在全世界的廣泛應用,神經科學的研究結果對部分針灸療效機制科學意義上的肯定,逐漸形成了西方針灸的概念.西方針灸是中醫鍼灸在西方傳播過程中,面對西醫的基本理論如解剖、生理、病理以及循證醫學知識體系的一種適應性改造。基於扳機點理論的西方針刺療法,其治療肌筋膜疼痛類疾病的療效十分明顯,受到廣泛的關注.然而在中醫鍼灸傳入西方的過程中,中醫鍼灸的理論如經絡、穴位特異性等由於西方臨床研究的結果反而受到質疑。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