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腎病內分泌科 主任醫師 景錄先

  溼熱體質的人如果溼重則應該以祛溼為主,如果時熱重,則應該以散熱為主。所以,首先應該分清是溼重還是熱重。

  如果溼重可以選擇以下中藥調理:平胃散,三仁湯或六一散。如果熱重可以選擇以下中藥:茵陳蒿湯,連樸飲或者葛根芩連湯。在這個原則下,不同症狀對應的藥物選擇不同。如果是脾胃溼熱證,則可以選藿樸夏苓湯為主方,其方藥包括厚朴、藿香、杏仁、半夏、茯苓、白蔻仁、薏苡仁、豬苓、淡豆豉、澤瀉;如果是大腸溼熱證則應該以白頭翁湯為主方,其方藥包括黃柏、白頭翁、黃連、黃柏、藿香、秦皮等;如果是溼熱痺證,則以白虎加術湯為主方,其方藥包括粳米、蒼朮、知母、石膏等。如果是膀胱溼熱證,則以八正散為主方,其方藥包括木通、車前子、扁蓄、淡竹葉、澤瀉、益母草、茯苓、石葦、金錢草、大黃等。

  此外,平時在飲食上應該多加註意,少吃甜食,禁飲飲料,多吃綠豆,冬瓜,絲瓜等,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上藥物都應該在中醫師指導下,按合理的配比製作,不應該私自配藥購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