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感染科 主任醫師 樑連春

  物理降溫是發熱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最簡易、有效、安全的降溫方法。一般發燒不超過38.5℃,首選物理降溫方式退熱,主要包括冰袋、冷溼敷及酒精擦浴等方法。如果進行物理降溫後頭和後背還是很熱,多考慮是以下原因引起:
  1、物理降溫方式不正確,降溫療效未達到,如冰敷位置不準確、酒精擦拭時只輕輕擦拭面板表面等;


  2、未能掌握降溫時機,患者在高熱前多數伴有畏寒或寒戰,此時給予冷刺激,反而會增加肌肉收縮,使產熱增多;


  3、發熱病因診斷有誤,如屬於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熱,採取物理降溫無效;


  4、可能因為體內炎症反應重,發熱時間長,如化膿性扁桃體炎、急性咽炎、丹毒、流行性感冒等疾病。有些重度肺炎、肝膿腫、腦膿腫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感染後,發熱持續時間較長,甚至達到一週以上。


  發燒是身體對抗外源性入侵的一種自我防禦機制,如果身體的炎症狀態不解除,體溫往往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而長時間發熱會導致身體的營養物質快速消耗,出現低代謝的症狀,還可能誘發神經受損,嚴重者還會導致腦細胞壞死。因此,如果進行物理降溫後頭和後背還是很熱,建議患者及其家屬就診醫院,配合醫生做相關的檢驗、輔助檢查,儘量早期明確病因,再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