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治醫師 舒景坤

  外翻畸形是指[趾在第一跖趾關節處向外側偏斜移位。外翻是一種複雜的解剖畸形,並且在治療上極具挑戰性。囊是指在[外翻畸形中出現的明顯的內側突起,但一般情況下這兩個名詞可互換使用。[外翻是累及[趾的最常見的病變,多見於中老年婦女,最常發生在有遺傳傾向加上長時間穿不合適的鞋子的人,不合適的鞋子會對[趾施加異常壓力。由於長伸肌、長屈肌和收肌緊張牽拉,趾沿其長軸外旋外翻趾甲向中線,並繼續加重。在內側展肌和短屈肌內側頭及其內籽骨向外移位,失去外展作用,進而在外側的收肌與短屈肌外側頭攣縮,外側關節囊攣縮並增厚,趾向外半脫位,外側籽骨變大,移於第1、2跖骨頭之間,趾外翻推動第1跖骨內翻,使足橫弓加寬,至跖骨頭內側被鞋幫擠壓摩擦,發生囊炎,疼痛,進而第1跖骨頭變大,形成向內側突出的骨贅。由於收肌緊張勞損,足橫弓變平,第2、3跖骨頭向跖側端塌陷,負重、摩擦致該處面板增厚形成胼胝。趾向外翻、擠壓第2趾,佔據2趾之位置,將2趾抬起與趾重疊,使2趾跖趾關節過伸,近端趾間關節屈曲,成為錘狀趾,突出於趾與第3趾背側,近端趾間關節背側受鞋面摩擦、擠壓,亦產生胼胝疼痛。

  發病因素:

  1、遺傳 外翻畸形的發生與先天性因素有關,約一半病例有遺傳因素。

  2、穿高跟尖頭鞋 是[外翻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尖頭鞋的前部為三角形,高跟站立時,足前部被塞入一窄小的三角形區域內,堅硬的鞋面迫使趾外翻並略外旋,小趾內翻略內旋,中間3趾近端趾間關節強度屈曲,跖趾關節和遠端趾間關節過度伸直。

  3、各種炎症 尤其是類風溼,常因關節破壞形成向外半脫位,呈外翻畸形。

  病理表現:

  外翻的病理改變歸納為:

  ①外翻,跖趾關節半脫位;

  ②第1跖內翻、囊炎;

  ③第2、3跖骨頭處胼胝;

  ④第2趾呈錘狀趾;

  ⑤第1跖趾關節骨關節炎。

  治療:

  1、非手術療法早期病變,疼痛較輕者,可採用非手術療法,包括穿著前部寬大的跟高不超過62.5px的鞋、按摩、搬動趾向足內側,在沙土上赤足行走,鍛鍊足肌,熱敷,休息等。體操矯正外翻也有一定療效,即在兩側第1趾上套橡皮帶做左右相反方向牽引動作,2次/d,每次5~10min。設法減輕對骨突的壓力和摩擦,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骨突周圍放一軟的墊圈,如果疼痛侷限於囊炎或跖趾關節,可以輔助各種支具治療。

  2、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目的主要是減輕疼痛,糾正畸形,適用於中晚期病人。有些外翻畸形很嚴重,但並不痛,則不需手術治療。手術方法已報道的有200多種,可歸納為5類:

  ①軟組織手術:主要將收肌在近節趾骨的止點切斷,移位於第1跖骨頭的腓側,以McBride手術為代表;

  ②骨切除術:切除部分骨骼,使攣縮的軟組織鬆弛,解除症狀常用的有Mayo手術和Keller手術;

  ③矯正第1跖骨內翻截骨術,或同時施行軟組織手術和(或)骨切除術;

  ④第1跖趾關節融合術;

  ⑤小切口手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