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外科 副主任醫師 張光磊

  作為父母,您觀察過你孩子的雙腿及走路步態嗎?觀察後或許你會發現孩子的雙腿併攏不直,走路呈內或外八字步態,這就是常說的膝內翻或膝外翻。膝內翻又稱“O”形腿,主要表現有雙下肢向外彎曲,雙膝之間距離寬,走路搖擺,足趾向內側偏;平臥位,下肢伸直,髕骨向正上方,雙側內踝併攏時,雙膝之間存在距離,距離越大,內翻越重。膝外翻又稱“X”形腿,若為單側則稱“K” 形腿,主要表現有走路笨拙,走路時雙膝相互碰撞,容易跌倒,足趾向內偏;平臥位,下肢伸直,髕骨向正上方,雙膝併攏時,雙側內踝之間存在距離,距離越大,內翻越重。膝內翻和膝外翻是兒童常見的兩種下肢成角畸形,影響孩子參加體育運動,影響孩子正常走路,有時還引起下肢疼痛,即孩子常說的腿疼。

  膝內翻和膝外翻根據發生的原因分為兩種:發育性膝內翻、膝外翻和病理性的膝內翻、膝外翻。所謂的發育性的膝內翻和膝外翻,是小兒生長髮育過程當中的自然現象,正常兒童出生後至1歲,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膝內翻,至1歲半時,雙下肢變直,這屬於生理性膝內翻,一般不需要治療;2歲至2歲半時,由於骨骼的發育,雙膝又會出現外翻,之後雙下肢逐漸變直,到7歲時接近正常水平,這屬於生理性膝外翻,一般也不須治療。所謂的病理性的膝內翻和膝外翻,是由孩子骨代謝異常,內分泌疾病或者外傷等原因引起的,這種型別的膝內翻和膝外翻,不能隨著生長髮育自行糾正,例如:佝僂病引起的膝內翻。病理性的膝內翻和膝外翻需要針對病因治療,殘餘畸形有時還需要手術治療。

  發育性的膝內翻和膝外翻根據嚴重程度分為三種:膝、踝間距75px以下為輕度,3-250px為中度,250px以上為重度。一般來說,輕度的膝內翻和膝外翻不需要治療,中度的膝內翻或膝外翻畸形者則需要治療,常用的治療方法有以下幾種:

  1、手法矯正:適用於年齡較小,內外翻程度較輕,佝僂病仍未痊癒的患兒。將患肢上下端固定,於畸形最明顯處,用手法輕輕施壓20―30次,壓力要適度,禁忌暴力,每日3―4次,連續進行,不可間斷。

  2、支具治療:採用支具的三點矯正理論進行治療,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定製專用矯形支具,夜間堅持佩戴。注意需專門支具製作師製作,目前市場上支具較多,質量和效果差別較大。

  2、墊高鞋底矯正法:鞋底的內側或外側墊高0、8―1釐米,膝內翻者墊高鞋底外側半,膝外翻者墊高鞋底內側半,以改變走路時負重力線,使畸形逐漸矯正。

  3、手術矯正法:

  嚴重的膝內翻和膝外翻,以及病理性膝內翻和膝外翻需要手術治療,可採用 “8”字鋼板半骨骺阻滯手術,該方法利用兒童所特有生長髮育潛力,來調節和糾正下肢成角畸形。該方法理念先進,屬於微創手術,手術效果良好。和傳統的截骨手術相比,手術創傷小,孩子痛苦小,恢復快,手術風險小,但該方法見效慢一些,因為它要靠兒童生長潛力來調節。對於發育成熟或者接近發育成熟的兒童只能採用傳統的截骨手術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