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能在物體表面停留多久?上班之後如何與同事保持距離?今天我們在微博上進行了線上問答,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並將部分問題節選如下,希望也能解決你的一些疑問。
出門需要戴手套嗎?
對普通大眾而言,戴手套的好處還不如勤洗手。而且,戴手套可能會給人們一種錯誤的安全感,這可能會增加他們接觸病毒的風險——例如,在接觸了受汙染的表面後又用戴著手套的手觸控自己的臉。為了真正起到防護作用,手套必須一次性使用或適當清洗、保持乾燥。對公眾來說,經常用肥皂和水或用含酒精的免水洗手液洗手更實用且有效。
在辦公室需要一直帶著口罩嗎?如果口罩不夠用了怎麼辦?
世衛組織建議兩類人群需要使用外科口罩:
(1)有症狀的人(如咳嗽和打噴嚏),戴口罩可以保護其他人不受感染的風險;
(2)醫務工作者或者在家或醫院照顧患者的人。
我們瞭解有人可能會因為文化原因或當地政策的要求而選擇戴口罩。但需要強調的是,僅使用口罩並不能保證阻止感染,還需要同時採取其他防護措施,特別是勤洗手、咳嗽和打噴嚏時捂住口鼻、在社交場合保持距離。如果選擇戴口罩,應該學習如何正確佩戴。
我們理解目前口罩短缺,人們購買不到口罩。如果口罩不夠用,就在最必要的時候使用,比如,比如乘坐公交地鐵時、在電梯裡、或者在人員密集的密閉空間中。無論何種情況,我們的建議是其他防護措施更加重要,如勤洗手、遵守呼吸道禮儀(咳嗽或打噴嚏時捂住口鼻),社交場合保持距離。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密切接觸者?
病毒傳播情景裡的“密切接觸”通常指曾照顧病毒攜帶者,或與病毒攜帶者一起生活或工作,或直接接觸過病毒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體液。
糞便中發現了新型冠狀病毒,意味著什麼?
這並不意外,因為其他冠狀病毒也有此現象。然而,它這並不會影響我們對防控措施的建議。事實上,這也支援了我們提出的要徹底煮熟食物和經常洗手的建議。飯前便後、咳嗽或打噴嚏後,或給孩子換尿布後,洗手尤為重要。在其他時間也可以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免水洗手液洗手。
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在門把手、電梯按鈕這些表面存活多久?
目前沒有關於新型冠狀病毒在物體表面停留的資料。但據我們對其他冠狀病毒的瞭解,病毒在表面存活的時間較短。有關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的實驗室研究資料表明,病毒在環境中的存活時間與多種因素有關,如相對溫度、溼度和表面型別。世衛組織正持續監測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現有證據,並將在獲得此類證據時予以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可以在空氣裡存活嗎?
現有最佳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是通過接觸和飛沫傳播的。飛沫重量較重,無法漂浮在空氣中,一般是通過近距離傳播的。然而,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新的病毒,我們將繼續監測其潛在的傳播途徑。
如何在擁擠的地鐵裡做好防護?
現有證據表明,新型冠狀病毒在密切接觸時更易傳播,比如,共居一室的家庭成員之間,或是與患者接觸/照顧患者時。乘坐公共交通而感染病毒的風險較小。我們可以做的是,最好是錯峰出行,可能的話在家辦公,或採用其他交通方式。
如果不得不乘坐公交,請採用以下方法降低風險:
乘客之間保持至少一米的距離;
避免摸觸控自己的臉;
用免水洗手液洗手,尤其是觸控過售票機、門、扶手和其他共用物體表面後;
打噴嚏或咳嗽時請用紙巾或臂肘遮蓋口鼻;
不要隨地吐痰
紙巾用後立即扔掉並洗手。
在電梯裡如何做好防護?
有些高風險場合難以避免,比如多人共處擁擠的空間內。此時應採用常規的防護措施,如避免觸碰物體表面、避免觸控自己的臉。乘電梯後立即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免水洗手液洗手。
如果可能,可以考慮多走走樓梯。
天氣轉暖後,疫情會有所好轉嗎?
特定的溫度和溼度會更利於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人們也更傾向於在冬季聚會扎堆。這也是冠狀病毒和流感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毒在冬季更常見的原因。但此次的病毒是新型病毒。我們希望隨著天氣變暖,該病毒可以逐漸減少,但我們不能僅依賴於此。我們急需共同合作,制止疾病的流行。
嬰幼兒如何做好防護?
家長應該教育兒童採用和成人一樣的防護措施,如,勤洗手、遵守呼吸道禮儀(咳嗽或打噴嚏時捂住口鼻),教導兒童飯前便後要洗手。清洗玩具也很重要。接觸新生兒前,父母和其他家人以及看護者也要先洗手。
可以在空曠人少的地方堅持戶外運動嗎?比如跑步或者騎車?
當然。而且我們鼓勵這種做法!最佳證據顯示該病毒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如果周圍人員稀少,空間開闊,你是相對安全的。
如果與外界或疫情嚴重地區的人沒有過接觸,是否還需要對家居環境進行消毒?
防患於未然是上策。
定期清潔住所,尤其是廚房和衛生間的傢俱和物體表面;
清潔孩子的玩具;
開窗通風;
丟棄用過的紙巾;
回家後先洗手再與家人接觸。
所有家人和客人都應勤洗手。
此次疫情的拐點何時出現?
我們不清楚疫情拐點何時到來。有時,像這樣的新發疾病會在減退後捲土重來。因此世衛組織對預測拐點持謹慎態度。我們預測,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病例數仍會上升。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做好個人防護。
內容來源:世界衛生組織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