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童保健科 主任醫師 鄭俊虎

  經常有寶媽問起,孩子白天生龍活虎的,到夜間莫名其妙喊小腿疼,給寶寶按摩按摩小腿也能睡著,隔三差五又會喊腿疼,但是寶寶小腿活動自如,外表也沒有紅腫,很多家長懷疑孩子是不是在說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可能冤枉孩子了,這其實是“生長痛”惹的禍!
  一、什麼是“生長痛”呢?
  父母、兒童及醫護人員無法解釋的反覆自限性的,沒有骨骼肌肉問題的肢體疼痛被稱為“生長痛”。它不是一個新事物,1823年醫學文獻首次描述了這種疼痛。多見於2-12歲兒童,發生率為4%-37%。另有調查發現10%-20%的學齡兒童曾有過生長痛。
  二、“生長痛”是生長引起的嗎?
  答案是否定的。目前生長痛的病因不明。儘管生長痛好發於生長期兒童,但並非生長引起,生長痛並不與快速生長期一致,不發生在生長部位,也不影響孩子的生長。生長痛是良性的,通常在初次發作後的1年或2年內消失。
  三、“生長痛”有哪些特徵?
  1、生長痛多見發生於2-12歲兒童。發作時寶寶活動自如,體格檢查正常,肢體無紅腫。
  2、疼痛多發生於雙側下肢,位於腿的深部;上肢痛也有,但只與下肢痛合併存在。較年長兒(6-12歲)可能會描述肢體絞痛、蟲爬感等。
  3、疼痛呈間歇性,中間至少數日是無症狀的,間期可以是數日、數週或數月,至少一月1次,且至少持續3個月。

  4、主要發生在傍晚或夜間,疼痛輕重不一,嚴重時寶寶可能疼醒、疼哭,通常在清晨緩解,但有些寶寶僅白天有症狀。
  5、孩子的日常活動不受影響。
  四、生長痛怎麼護理?
  生長痛的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包括健康教育和安撫。
  1、生長痛是良性疾病,通常在初次發作後的1年或2年內消失,家長不需要擔心和恐懼。
  2、寶寶出現疼痛時,可以通過讓孩子聽音樂,玩玩具的方式轉移一下注意力,同時對疼痛的部位進行按摩和不同方式的熱療(如溫水泡腳、熱敷),可以達到緊急緩解疼痛的效果。肌肉拉伸鍛鍊可以減輕慢性症狀。如果孩子有生長痛史,在某天白天活動增加時,當天晚上考慮溫水泡腳等,預防孩子睡眠中痛醒。
  3、如上述方法無效,睡眠受影響時,也可以口服對乙醯氨基酚或者布洛芬來緩解疼痛。對一週疼痛發作4次以上的兒童,可以考慮在睡前給予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預防性治療,防止孩子睡眠中痛醒。
  不過,這些鎮痛藥都不能連續使用超過數日。患兒應該定期接受隨訪,以評估疾病程序。疼痛頻率或嚴重程度增加的孩子可能需要接受進一步評估。
  五、哪些情況需要考慮生長痛以外的疾病?
  1、全身症狀,例如:不明原因的發熱、體重減輕、活動減少。
  2、疼痛持續、加重或呈單側分佈。
  3、白天疼痛。

  4、跛行或活動受限。
  5、體格檢查發現區域性異常:關節活動度下降、皮溫高、壓痛、腫脹、紅斑、腫塊。
  6、疼痛侷限於上肢、背部或腹股溝。
  如果寶寶出現上述任意一種情況,需要進行進一步評估,例如全血細胞計數和分類計數、C反應蛋白、血沉等實驗室檢查和X線檢查,以及有無關節腫痛、面板異常、肝脾腫大等,這些檢查中任意一項異常都有助於排除生長痛的診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