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副主任醫師 王旭

  行走後腿痛是下肢動脈硬化的徵兆,相當一部分老年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行走一段路程後出現一側或雙側小腿肚的疼痛,以至被迫停下來,休息片刻後,疼痛消失,還可繼續行走;症狀重複出現,以至一段路程中要停下來休息數次。這種症狀常被認為是年老腿腳不便,其實這是下肢動脈硬化的徵兆,在醫學上稱之為間歇性跛行。

  下肢動脈硬化是全身動脈硬化的一部分,當血中的脂質成分沉積在通往下肢的動脈內膜下,或內膜下的平滑肌細胞增殖,導致內膜面向管腔內突起,造成管腔狹窄,通往下肢的血流減少。隨著病變的進展,管腔越來越狹窄,當血流供應不能滿足肢體運動時對氧和營養的需求時就會出現相應的症狀。

  最初表現為肢體發涼、發麻,行走時下肢肌肉對氧的需求增加,而病變的血管不能提供足夠的含氧豐富的動脈血,迫使肌肉細胞進行乏氧代謝,由此而產生大量酸性代謝廢物,進而引起疼痛。當活動停止,代謝廢物被血流帶走清除,疼痛感消失,這種症狀重複出現。從開始行走到出現疼痛被迫停下來的距離叫跛行距離。隨著病變的進展跛行距離逐漸縮短。

  當動脈幹發生狹窄或閉塞時,遠側動脈區域性低血壓,釋放血管活性物質,導致側枝小動脈擴張,通過微血管擴張代償維持營養血流。病變進一步發展,當側枝代償也不足以維持肢體的需求時,血供最差的趾端部分出現晝夜不停的疼痛,稱為靜息痛。最終肢端出現壞疽。

  發生間歇性跛行的症狀後,應儘早到醫院診治。醫生給病人查體時可能會發現一側或雙側肢體無脈,肢端發涼、發紫或蒼白,根據病人的情況醫生會建議病人行超聲檢查、動脈節段性測壓、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或血管造影檢查。前三者屬於無創檢查,超聲花費較少,但準確性與操作者的經驗有關,且不能提供臨床醫師所熟悉的影像;節段性測壓可用於對病情粗略的定性和定位;核磁血管成像可提供動脈的整體影像,但其準確性與核磁共振機的功能和操作者的經驗密不可分;最準確的方法當屬血管造影檢查,屬有創檢查,需住院進行,造影過程中需從腹股溝或上肢進行動脈穿刺,插入導管,將導管放於動脈內注射造影劑,下肢穿刺造影后須臥床24小時,上肢穿刺部位也要加壓包紮24小時。

  下肢動脈硬化的治療包括:內科保守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

  內科治療適用於輕症或不能耐受手術的病人,包括戒菸、保暖、適當鍛鍊、高壓氧療、以及各種擴血管、抗凝、活血化淤藥物等。

  外科治療包括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

  介入治療是一種微創治療方式,局麻下通過動脈穿刺,引入導管,對狹窄部位行擴張或支架術,優點是創傷小,病人恢復快,適用於較大血管,近年出現的彈簧支架甚至可以用於膝關節附近的狹窄動脈。介入治療雖好但價格昂貴、且不適用於長段血管病變的患者。

  手術治療要因人而異,主要有硬化內膜剝脫和搭橋兩類。如果病變較侷限,可採用區域性硬化內膜剝脫,否則就須行搭橋術。採用自體大隱靜脈或人工血管在狹窄閉塞段的兩端分別與正常動脈吻合,從而越過狹窄段向遠端肢體供血。相對於介入治療,搭橋手術的創傷較大,一般需全麻或半身麻醉,術後須臥床5-7天,2周方可拆線。

  無論是介入治療還是外科手術治療,術後都有血栓形成再栓塞的可能,所以要繼續採用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療。下肢動脈硬化一般是節段性病變,大多有條件搭橋,但如果堵塞時間過長,遠端血管內繼發血栓形成,則將失去搭橋的機會,最終導致截肢。所以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至關重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