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介入科 主任醫師 周玉斌

  隨著社會的老齡化程序的加劇、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生活方式的變遷,動脈硬化閉塞性疾病的發病率逐年增高。有研究表明美國的罹患人數達700萬至1.2億人,70歲以上老年人的罹患率高達10~18% 。在我國,雖然目前尚無確切的流行病學資料,但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非常常見。

  目前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金標準是翻轉大隱靜脈旁路術。該術1年肢體保全率高於90%。但是,旁路術作為開放式的外科手術方式,存在著創傷大、併發症多等不足。Gibbons報道276例旁路術患者併發症發生率為21%,主要是切口併發症和感染,術後6個月僅有45%的患者恢復正常生活。

  近年來,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的微創治療技術以其微創、實用等諸多的優越性逐漸為臨床所採用,微創治療的最終目標是以更小的切口,更小的疼痛,更短的住院時間來修復血管腔的完整性和快速恢復肢體血供,保全患肢。而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提供了可能。本文就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微創治療方法進展及療效做一介紹

  1、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TA)和血管內支架置入術(S)

  PTA和血管內支架置入術是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性疾病中應用最早也是應用最廣泛的腔內治療技術之一。一般認為PTA適合於主髂動脈、股N動脈等動脈的短段狹窄、閉塞性病變。對於短段大管徑血管的狹窄,PTA治療的近、遠期通暢率較高。而對於長段的閉塞性病變,PTA術後通暢率較低。對於髂動脈的長段閉塞,血管內支架置入術提高了遠期通暢率。髂動脈完全閉塞血管內支架置入術後早期通暢率可達99.2%,5年通暢率達77%,10年的通常率達49% 。雖然與主髂動脈旁路術10年的通暢率達62%-79%的水平相比,髂動脈PTA/內支架置入術(S)遠期通暢率略低,但髂動脈PTA/S對患者創傷小、手術併發症少,而且即使治療失敗,並不會對下一步實施血管旁路術帶來影響,因此,目前髂動脈PTA/S已成為髂動脈閉塞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在腹股溝平面以下動脈PTA/S的通暢率略遜色。Surowiec報道了應用PTA/S治療380條股淺動脈的結果:1年首次通暢率為85%,5年的通暢率為52%。van der Zaag和Lofberg報道結果與之相類似。儘管隨著技術和支架材質、工藝的進步,股淺動脈PTA/S遠期通暢率逐漸增加,但與外科股N旁路術5年預期通暢率達60%-90%相比,其遠期通暢率仍略顯遜色。但由於微創優勢,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對於高齡、外科治療有風險的病例,PTA/stenting可作股淺動脈硬化閉塞性病變的首選治療措施。N動脈以下動脈PTA/S療效較差。但對於不適合外科旁路術的患者,脛動脈PTA/S可以提供短期的血流改善並且為挽救肢體提供了時間,促進了缺血性潰瘍的癒合。

  2、低溫血管成形術(cryoplasty)

  低溫血管成形術的理論依據是在對病變血管進行血管成形治療(PTA)的同時,對病變進行低溫冷凍,誘導細胞凋亡和抑制新生內膜增生,從而預防血管再狹窄的發生。Brambillal報道應用Polar CathTM cryoplasty device 治療129例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性疾病的患者(髂動脈佔18%、股淺動脈佔82%),術後6個月時65%患者無症狀。Fava報道治療15例股N動脈病變,早期技術成功率為93%,血管造影示14個月首次通暢率為86%。Laird報道治療70例患者股N動脈病變,隨訪11-41m(平均31m),首次通暢率為83.2%。就目前現有的資料來看,低溫血管成形術治療下肢動脈閉塞性疾病初步結果令人鼓舞,為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患者提供了一種微創治療手段,但其遠期療效尚需要進行大樣本隨機對照研究給予評價。

  3、鐳射輔助血管成形術(Laser-assisted angioplasty)

  準分子鐳射的消融原理是利用光化學作用裂解組織的分子聯接。其穿透層薄,僅50微米,因而每一脈衝僅能消融10微米。作用點集中,對周圍組織無損傷且溫度不升高。準分子鐳射可消融動脈硬化斑塊,擴大管腔。與PTA聯合應用有助於開通長段閉塞性病變。Steinkamp[26]報道215例單側股N動脈閉塞患者接受鐳射輔助PTA或單獨PTA治療,閉塞段平均長度為10.4 cm (3-14cm),鐳射輔助PTA開通率為82.7%,單獨PTA開通率為70.4%,平均隨訪36m(6-52m),鐳射輔助PTA的首次和再次通暢率為21.7%和50.8%,單獨PTA的首次和再次通常率為16.3%和35.2%。Steinkamp[27]報道312例股淺動脈鐳射輔助PTA研究結果:36個月首次、首次輔助、再次通暢率分別為49.2%、76.5%和 86.3%。 “Laser Assisted Amgioplasty for Critical Limb Ischemia”研究最新結果:其中包括48例不適合外科旁路術患者,6個月的肢體保全率為90.5%,86%患者無臨界性肢體缺血癥狀。鐳射輔助血管成形術通過消融閉塞動脈內的血栓和粥樣硬化等阻塞組織,為後續治療開通通路,而且減少了遠端栓塞和動脈夾層等併發症。但是,該技術仍具有較高的動脈穿孔的發生率,而且導管的柔韌性、可控性仍需提高,其長期療效,有待大樣本研究的進一步觀察。

  4、內膜下血管成形術

  內膜下血管成形術的原理是通過一系列血管內操作,人為的在閉塞動脈造成內膜下的夾層,在夾層內形成新的人工血流通道,使阻斷的血流經此通道延續至下段血管。Treiman報道應用內膜下血管成形術治療了29例股N動脈閉塞患者,平均隨訪38個月(28-54 個月),1、2、3、4年通暢率分別為85%、64%、18%、9%。Vraux應用內膜下血管成形術治療了40例N動脈水平以下動脈閉塞的患者,技術成功率為78%,12個月的肢體存活率和患者死亡率分別為81%和78%。Ingle報道應用內膜下血管成形術治療了67例(71條下肢)N動脈水平以下動脈閉塞造成下肢嚴重缺血患者,技術成功率和臨床成功率分別為86%和80%。36個月的累積肢體存活率和肢體無嚴重缺血率分別為94%和84%。1、2、3年的累積死亡率分別為19%、43%和51%。

  雖然內膜下血管成形術的首次通暢率目前仍然相對不高,但在下肢臨界性缺血的患者,該技術具有較高的肢體存活率,尤其對於N動脈水平以下動脈閉塞造成下肢臨界性缺血患者,其它治療方案均難以奏效,內膜下血管成形術顯示出較高的手術成功率和肢體存活率。因此,對於下肢臨界性缺血的患者,內膜下血管成形術不失為一種相對安全、有效的治療手段。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發病率高,危害嚴重,常規保守治療療效不理想。而手術治療創傷大,併發症較高,患者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均很難承受。在21世紀這個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型期內,微創醫學將展示更加廣闊的前景。微創醫學作為醫學發展的未來方向,以其創傷性小、安全性高、操作簡便、較快的術後恢復等獨到的優勢,受到醫患雙方的格外青睞。隨著各種高科技手段的不斷完善和豐富,下肢動脈硬化閉塞性疾病微創治療手段也在不斷增加,為了使患者得到最合理治療,需要臨床醫生對於每一種微創技術都應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對於每一種微創技術,都應給以公正、客觀地評價。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