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主治醫師 王月卿

  一、堅持中藥薰洗、坐浴

  原理:術後用中藥薰洗、坐浴肛門可起到清熱解毒收溼、消腫止痛生肌的作用,能減少傷口滲出,促進血液迴圈和炎症吸收,加速切口癒合。相當於西醫消炎止痛藥,便後薰洗坐浴可明顯緩解疼痛症狀。

  操作:中藥煎湯後水溫高時用熱汽燻蒸,水溫降至適宜時進行坐浴,一般薰蒸不超過5分鐘,坐浴10-15分鐘即可。過長時間、過高溫度坐浴會引起肉芽組織水腫,影響切口癒合。不方便燻蒸的患者直接坐浴也行。

  二、正常傷口恢復過程及注意事項

  1、出院後休息一週,一週內忌久行、久站、久蹲、久坐及提重物、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壓活動,避免劇烈運動,以防造成肛緣血栓形成。術後2周後可行輕便工作。一般痔瘡手術切口需3-4周,肛周膿腫、肛瘻手術切口較大者需5周左右痊癒。

  2、出院後遵醫囑定期來院複查,一般出院第一週複診1-2次,以及時發現不利傷口癒合的因素,如區域性感染、炎症較重、引流不暢、肉芽增生過長等,及時對症處理。

  三、其他情況

  1、切口水腫——術後傷口未完全癒合時活動量大(包括走路過多)、大便乾燥、蹲廁所時間長都可能造成切口水腫,影響癒合。若出現切口邊緣明顯水腫,則傷口癒合後大部分會形成外痔皮贅,一般較小的不需再處理,較大的如患者感到有明顯不適可以切除。

  切口癒合慢——①切緣水腫後影響傷口分泌物引流,造成區域性炎症較重;②長期大便乾燥還可造成傷口不斷撐裂,難以癒合,日久形成潰瘍面或肛裂。以上因素都會影響傷口癒合,嚴重的還可造成感染形成膿腫或肛瘻。因此術後一月內通過飲食或藥物及時調整大便,避免便祕。

  2、術後短期內傷口處粘膜及面板尚薄弱嬌嫩,排便時可能造成粘膜或面板損傷,出現出血或疼痛,一般無大礙,及時調整大便,便後用中藥坐浴,肛塞痔瘡栓處理。若出血或疼痛症狀反覆出現,則及時複診。

  3、痔瘡嚴重的患者因痔核較大,切口多,術後肛門不可能恢復如初,會遺留部分外痔皮贅,一般不需再處理。若切口多,炎症重,術後形成的疤痕較大影響肛門擴張則可能造成肛門狹窄,需後期進一步處理。

  4、痔瘡、肛周膿腫患者有一定好發因素,多與飲食、排便及體質有關,術後必須合理調節飲食,少食辛辣,控制飲酒,保持大便通暢,入廁不宜久蹲,儘量避免疾病復發。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