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發明之前,一切都無從談起。1844年,愛爾蘭醫師Francis?Rynd發明了空心針頭;1853年,法國外科醫師Charles?Pravaz和蘇格蘭醫師Alexander?Wood同時各自發明瞭醫用的針頭和注射器。
在這之後,注射美容的發展歷史全部建立在材料學發展的基礎上,可以說注射美容的歷史也就是注射美容材料的歷史,舊材料的廢棄及新材料的開發應用,構成了注射美容發展的整體框架。
理想的注射填充材料應該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生物適應性,無致畸致癌性,不會導致感染,不引發自體免疫反應(無需皮試),注射後不會遊走,注射後效果能維持數年以上,觸感柔軟,外觀自然,最好較為廉價,且容易使用和儲存,治療效果應具可逆性,在不需要的時候可以方便清除降解而無副作用。
注射美容的發展一直行走在探索這一理想材料的道路上,是不斷地從錯誤中吸取教訓,不斷前進的過程,很多剛開始令人歡欣鼓舞的新發現,最後都以嚴重的併發症而終結,因此在一個新材料新方法誕生時,我們不能盲目迷信廠家的宣傳,一定要用懷疑的眼光來審視,以時間來檢驗。
一、注射填充材料發展歷史
注射美容填充材料的發展大體可以分為三個時期,但不同的時期之間有交集,而無絕對的界線。
1、免疫原性材料時期(代表:液狀石蠟)
注射填充劑的傳奇始於1830年,德國化學家Baron?Karl?Ludwig?von?Reichenbach首先發明製備了一種被命名為“石蠟”的物質,最初用於工業。1899年,維也納醫師Robert?Gersuny首先將液狀石蠟注射到人體內,治療因結核病導致的睪丸缺失。這應該是有正式記載的最早的注射美容術。
因時代所限,對免疫學的無知,液狀石蠟得到了當時醫學界的廣泛歡迎,而且其適應證很快就被擴大至注射隆乳、鼻部填充等其他美容方面,液狀石蠟及其他一些無機油在美容行業的應用一直持續到二戰時期。
然而,自1901年其第一例併發症被報道後,在1911年,Kolle醫師就總結出了注射石蠟所導致的一系列後遺症,主要有炎症、感染、栓塞以及注射部位面板黃色斑塊等。石蠟注射毀容的最著名事件發生在馬爾伯勒公爵夫人,這個出生在美國的明星在接受鼻背石蠟注射後,石蠟遊走到面頰部,整個面部形成石蠟瘤(即肉芽腫)。
由於免疫學發展的限制,那個時代填充材料的選擇是相當盲目性的,為了避免石蠟注射後的併發症,蜂蠟、羊毛脂、植物油、凡士林及其混合物等材料都曾被用來注射填充,且都因為同樣的問題而被廢棄。
最後一個悲劇由倫敦每日電訊於2008年11月11日報道,一個韓國女子在美容醫院接受矽膠注射後,將未使用完的材料帶回家後,又盲目自行補充注射,當她把剩餘矽膠用完之後,便用食用菜油代替,結果導致嚴重毀容。
隨著免疫學的發展,人們對石蠟等材料的異物排斥反應的原理得到了認知:當石蠟注入人體組織內,以小脂滴的形式廣泛分佈於組織內,引起機體的排斥反應,顯微鏡下可見大量的吞噬細胞在脂滴周圍出現,區域性組織內纖維血管透明變性、壞死、成纖維細胞增生及瘢痕形成所謂的“石蠟瘤”。臨床上出現區域性水腫,瘢痕形成,有時繼發面板破潰,形成慢性潰瘍,甚至癌變,並出現淋巴結腫大,可見碳氫化合物成分。於是,人們便開始尋找更為穩定的填充材料。
2、永久性材料時期(代表:液態矽膠、聚丙烯醯胺水凝膠,愛貝芙)
20世紀40年代,首先在日本開始使用液體矽膠注射隆胸,20年後開始在世界範圍內流行。由於矽膠的穩定性質,一直讓人以為是較為安全可靠的注射材料。
聚丙烯醯胺水凝膠則是前蘇聯時期“克格勃”特工們的祕密武器,其神奇之處在於可方便迅速改變使用者的容貌,直到蘇聯解體後,經烏克蘭等原蘇聯成員國解密輸出,在世界範圍內也曾得到一定的流行,其中最著名產品為“英捷爾法勒”,即“奧美定”。
液態矽膠、聚丙烯醯胺水凝膠雖然本身物理性質較為穩定,也沒太強的免疫原性,具有彈性、親水性、耐熱性、抗酸鹼性和非刺激性等諸多優點,但因無法與人體組織融合,長期留在體內也不會被降解或清除。
倘若注射方法得當,它們可以在包膜的隔離下,與人體相安無事地共存較長時間,但數年或十數年後(甚至更久),會逐漸出現變質情況,並引發一系列不良反應。更多的情況下,是在注射後早期就出現到處遊走的現象,後期可出現瘻道、潰爛、感染等一系列併發症,嚴重者最後可出現內臟器官的衰竭,甚至死亡。
因此,早在1964年,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以下簡稱FDA)即將液體矽膠定義為藥品來限制其使用,1976年醫療器械修正案也禁止了液體矽膠作為器械使用,1979年FDA和美國醫師協會譴責了注射用液體矽膠,現在醫用級矽膠僅可以用於視網膜剝離的治療,用於美容目的則是非法的。
我國因一些歷史原因曾經與世界脫軌,在與新世界接軌後,由於當時一些盲目的認知與市場利益的誘惑,在1997年,聚丙烯醯胺水凝膠產品“英捷爾法勒”被當成高科技產品引入,並發展出了其山寨版——“奧美定”。
由於其見效快、創傷小、可塑性強,加上市場的空白和某些商家的過度宣傳,奧美定很快被我國廣大的“求美者”接受。而如今,當年全力宣傳並大量注射奧美定的很多醫院,已經成為了“奧美定取出術指定單位”。
愛貝芙是永久性材料中評價相對較好的產品,它並非一種單一成分的物質,而是牛膠原蛋白溶液與20%?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球的混合物,當PMMA微球注射到整形部位後,可迅速被纖細的纖維被膜完整包裹,因此不會產生移動和降解,因此注射風險相比液態矽膠與聚丙烯醯胺水凝膠要低得多,但仍存在著容易誘發肉芽腫等諸多缺點。
拋開某些材料遊走性的問題,永久性材料最大的缺點是無法“與時俱進”。要知道,人體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微妙平衡體,即便注射早期獲得了滿意的效果,隨著人體不斷變化,永久性材料以“永恆不變”的形態一直存在於人體中,本身就是一種不和諧因素,也是一種安全隱患,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問題就會浮現。
隨著更為安全可靠的短效填充材料膠原蛋白與透明質酸等產品的迅速壯大,並逐漸佔領了注射填充材料的主要份額,2008年12月,美國的愛貝芙廠商Artes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此事件引發全球業界再度關注永久性填充劑的安全性及市場前景,也基本宣告了“永久性材料時期”的終結。
3、短效材料時期(代表:膠原蛋白、透明質酸)
膠原蛋白時期
牛膠原用於改善老年性皺紋的臨床試驗始於1977—1978年,經過6年臨床論證後,第一個膠原蛋白填充產品Zyderm於1981年獲得FDA批准,並拉開了短效材料時期的序幕。
但早期的牛膠原蛋白產品存在著維持時間過短(僅3個月),雖經提純,卻仍保留著一定的免疫原性等問題,在注射前必須皮試,但注射後仍可能會有發熱發癢出疹等全身性免疫症狀,且價格昂貴,與同期的長效注射材料相比沒有太明顯的優勢,因此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應用。
膠原蛋白是針對以上兩大不足的改善而不斷髮展的:
(1)通過更新的工藝去除免疫原性物質(包括使用其他來源的膠原蛋白),其發展過程為:①牛膠原蛋白→異體人膠原蛋白(屍源性)→自體面板培養的膠原蛋白→異體面板培養的膠原蛋白;②牛膠原蛋白→豬膠原蛋白。
(2)改進製備工藝,增加分子交聯度,以降低在體內的吸收速度,增加填充時間。
隨著更多更優秀的膠原蛋白產品的不斷推出,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國及歐洲在面部填充微創整形已廣泛使用膠原蛋白(主要是牛膠原)。但由於異體來源的蛋白總是包含著一些未知的風險,90年代中後期,由於瘋牛病的傳播,對膠原蛋白的推廣造成了很大的打擊,考慮到可能有更多未知的病原體存在於異種蛋白中,歐美各國都已經控制膠原蛋白的使用,而由於人膠原蛋白的使用受到倫理學或生物技術的限制,還難以得到普及,因此目前市場上用的膠原蛋白產品以較為安全的豬膠原蛋白產品為主。
隨著更為安全、填充效果更好的透明質酸類材料的發展,膠原蛋白產品的應用市場逐漸開始萎縮。
透明質酸時期
透明質酸是一種酸性黏多糖,1934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眼科教授Meyer等首先從牛眼玻璃體中分離出該物質,早期的透明質酸多為動物源性提取或化學合成,純度不高,性狀也不穩定,在體內極易被吸收,但因其強大的保溼作用(2%的透明質酸水溶液能牢固地保持98%水分),在化妝品、護膚品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隨著生物工程的發展,利用細菌來合成透明質酸的技術提供了更為優質的透明質酸,交聯技術的發展也使得透明質酸的結構更為穩定,從而使之具備了作為注射填充劑的資格。
最早的注射填充用透明質酸注射產品由瑞典Q-Med公司研製並生產,1996年獲CE認證,2003年獲美國FDA批准,2008年獲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tate?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以下簡稱SFDA)認證。透明質酸填充劑以更高的安全性、更多型號的可選擇性、更強大的補水性以及等容降解等優勢,已成為目前臨床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注射填充劑。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