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麻醉科 主任醫師 劉國凱

  一、新型毒品之種類——魑魅魍魎
  1919年日本化學家A.Ogata首次合成甲基苯丙胺(即冰毒),二戰期間作為抗疲勞的藥品在士兵中廣泛使用,二戰後投放市場,造成50年代的首次濫用,90年代後在全球範圍內形成流行性濫用趨勢。
  新型毒品根據其毒理學性質分為四類:就像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吞噬著吸食者的魂魄。
  1、讓靈魂離開軀體—魑:以中樞神經興奮作用為主,代表: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麻古。
  2、讓靈魂到未知的世界—魅:致幻劑,代表:麥角乙二胺(即LSD,俗稱一粒砂、黑芝麻、蟑螂屎、搖腳丸)、迷幻蘑菇、麥斯卡林和分離性麻醉劑(氯胺酮即K粉)。
  3、讓靈魂受矇蔽或失去—魍:以中樞神經抑制作用為主,代表:三唑侖(俗稱迷藥、蒙汗藥、迷魂藥)、安眠酮(即忽悠悠)、氟硝安定(俗稱十字架)和γ-羥丁酸(又稱液體迷魂藥、G毒、fing霸、迷姦水)。
  4、兼具有魑魅兩者之特點—魎:兼具有興奮和致幻作用,代表:亞甲雙氧甲基安非他命(MDMA,即搖頭丸)。
  近年來,一些不法分子經常在迪廳、舞廳等娛樂場所將K粉和冰毒、搖頭丸混合在一起兜售給吸毒者食用,具有興奮和致幻的雙重作用。由此導致毒品之間相互作用產生1+1>2的毒性作用,很容易導致過量中毒,甚至發生致命危險。從表面上說,新型毒品對人體的危害並不明顯,既使一段時間內不使用,也不會出現很強烈的生理反應,這是新型毒品區別於傳統毒品的一個顯著特點,即身體依賴性不是很明顯,但其精神依賴及其造成的人身傷害和社會後果更甚於傳統毒品。新型毒品的成癮性主要表現在心理成癮上。吸毒者在吸食新型毒品後會迷戀上那種興奮的、想入非非的感覺,欲罷不能,為了滿足需要,吸食者使用的劑量會不斷增加。新型毒品對身體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腦神經的損害上,其程度比海洛因還要嚴重,而且這種損害具有不可逆性,是無法恢復的。

  新型毒品吸食者一般是在吸食後出現幻覺、極度興奮,導致行為失控而造成暴力犯罪。同時,由於其強烈的性刺激作用,極易發生越軌行為,引發性侵害和集體淫亂。
  對待魑魅魍魎的新型毒品要聽聽老子之言:“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塞上你感覺的進出口,關閉你感覺的門戶,生命與大道就永遠不會枯竭了。開啟你的感官,為滿足你的感官的需要而行事,你就永遠不可救藥了。
  二、新型毒品之絕技——笑裡藏刀
  那麼新型毒品這個魔鬼,到底使用什麼祕密武器讓人中招的呢?它有三部曲:
  1、先給你一張——“笑臉”,看上去很美,就像歌曲唱的那樣:“可是可是我,卻搞不清,你離我是近還是遠,但我仍然仍然相信,你和我前生一定有緣。”新型毒品打著不成癮、能減肥、增靈感的幌子讓你免費嘗試,請君入甕。
  2、讓你——“我的眼裡只有你”,就像歌曲唱的:“你溫柔的甜美,好象鳥兒天上飛。”讓你“為新型毒品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3、驀然回首——“懂你”,“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當你看清新型毒品這個惡魔的醜惡嘴臉,幡然醒悟時,悔之晚矣!
  風光無限的明星為何要與毒品聯絡在一起呢?源於許多明星成名後的精神空虛感,對前途的焦慮感以及人際關係的複雜感都使他們希冀能夠從毒品的麻醉中獲得一種解脫。但不管由於什麼原因染上毒癮,變成了“HIGH“一族”,其結局必然是深陷迷途、身敗名裂。原本想把新型毒品當作藝術生涯的救命稻草,最後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反而成為扼殺他們事業乃至於生命的無情絞索。

  記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對任何花言巧語,我有一定之規,絕不吸第一口。
  三、新型毒品之本質——圖財害命
  調查顯示吸食新型毒品的人群呈現出“三高一低”的特點,即社會層次較高、文化程度較高、收入水平較高、年齡較低。吸食新型毒品的人群年齡大多在20歲左右,而女性往往是十七、八歲的女孩。新型毒品之所以受青少年“青睞”,主要是因其迎合了年輕人喜歡尋求刺激、熱衷於趕時髦的心理特點。在一些青少年的觀念中,吸食新型毒品是前衛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甚至許多人不認為新型毒品是毒品。據對首次吸食新型毒品的年齡結構分析顯示,小於18歲的佔18.26%,19歲—35歲的佔78.31%。
  音樂是天堂,毒品是地獄。在“6·26國際禁毒日”到來前夕,把滿文軍的名字和毒品聯絡在一起,是讓人無奈的現實。從一個風光無限的歌手到一個因具有嗜痂之癖、被治安拘留的的癮君子,真讓人扼腕嘆息。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新型毒品就是難得之貨,誘惑人們去做出不良的乃至違法的行為。
  上世紀末有專家預測,苯丙胺類毒品將成為21世紀的主流毒品。一語成讖,隨著人類跨入新世紀,新型毒品迅速流行,以一種“偽善”的面孔出現在人們面前,有許多青少年認為其是“娛樂消遣品”,不同於海洛因。其實新型毒品:
  1、吸毒摧殘人的生命:人體正常的細胞興奮活動是通過一種特殊化學物質——神經遞質的釋放來實現的。正常情況下,神經細胞中的神經遞質的釋放可以得到有序的控制。但冰毒等新型毒品的攝取能使神經遞質耗竭性的過量釋放,由此產生持續的、高度的病理性興奮狀態,可導致神經細胞大量被破壞,引起神經功能系統的紊亂;長時間高強度的興奮引起大量出汗、肌肉震顫、急劇高溫、肌肉溶解、急性精神障礙,因而經常會造成吸食者的突然死亡。打個比方:就像人類打仗一樣,它攻到你的司令部去了,或者把你的通訊系統破壞掉了,這就比跟你槍對槍地打要厲害得多。一般情況下1克的冰毒就能置人於死地。經過數次毒品的作用後,神經細胞釋放的快樂型神經遞質不斷減少,吸食者知道不該吸食這類毒品,但悔之晚矣,因為毒品成癮是一種反覆發作的腦疾病。
  2、吸毒禍害家庭:一人吸毒,全家遭殃。1.耗費大量錢財。試想吸毒的高額支出,既使富裕的家庭也會家徒四壁,債臺高築。2.導致家庭破裂。吸毒成癮後,性格改變,變得自私虛偽,淡漠了對家庭的責任和對子女的教育,導致家庭破裂。3.貽害後代。後天的改變也會透過“基因甲基化(基因改變)”傳給下一代,吸毒不僅自己健康不保,也會透過遺傳禍留子孫。且生活在吸毒者家庭中的孩子缺少家庭的關愛,常伴有不健康的心理,行為往往具有攻擊性和叛逆性。這樣的孩子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2006年,任禁毒大使的劉歡坦言:“圈內確實存在想借助吸毒來尋找靈感的人,比如一些年輕人,他們以為沾上這個東西才顯得另類、才能展示自己的頹廢,才能找到藝術靈感。”他告誡年輕人:“毒品的味道一定不要去嘗,吸毒不是時髦,不是流行。搞藝術絕對不能沾毒品,不管你是多麼了不起的大師級人物,只要沾上那東西,肯定玩兒完。”沒有一個真正的藝術家、音樂家是靠毒品出名的。事實上,藝術靈感是靠平時的積澱才能激發的,靠吸毒來激發靈感顯然是荒唐的。吸毒帶來的所謂靈感,是虛幻的、病態的。明星不能以犧牲自己的身體和生命來換取所謂的“靈感”。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面對複雜的現代社會,我們要做到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那是夢中說夢,在“6.26”世界禁毒日之前我們要反思、需要醍醐灌頂,醍醐:古時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灌頂:佛教的一種儀式,凡是繼承闍梨位或弟子入門,須經師傅用醍醐灌撒頭頂。比喻灌輸智慧,使人徹底醒悟。我們要對社會上的每個人,特別是青少年進行教育,讓他們瞭解新型毒品的知識,增其智慧,遠離毒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