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內科 主任醫師 樑建華

  一、診斷要點:

  1、病毒性腦膜炎多數病例發生在兒童和年青人。全年皆可發生,但以夏秋溫暖季節最多。

  2、急速起病,一般幾小時。

  3、臨床表現:發燒,體溫可達38-40℃,頭痛,可有輕度的神志障礙如嗜睡,昏睡或易激惹,畏光和眼球運動時疼痛和肌痛是常見的主訴。也可出現頸項強直和腦膜刺激症,但早期很輕易被忽略。很少出現精神混亂,木僵或昏迷。

  4、某些症狀和體徵多見於特定病毒,有助於病原診斷。皮疹多見於腸道病毒,多呈非搔癢性紅斑和丘疹,侷限於頭和頸部,兒童多見。A組柯薩奇病毒還可有咽粘膜處灰色水皰樣皰疹咽炎。胸膜痛,臂叢神經炎,心內膜炎,心肌炎和睪丸炎是B組柯薩奇病毒感染的特徵。腮腺炎和睪丸炎是腮腺病毒感染的特徵,應注意睪丸炎不只限於腮腺炎病毒感染,也可見於B組柯薩奇病毒感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和淋巴細胞性脈絡叢腦膜炎。

  5、腦脊液檢查:為確診依據。腦脊液壓力正常或輕度增高。外觀無色和清亮。細胞計數白細胞增高,
10-500/mm3。細胞分類主要為淋巴細胞,但一些病例早期,也可表現為多形核白細胞突出,遇此情應於24-48小時後複查腦脊液。若是病毒性腦膜炎,此時腦脊液中白細胞明顯由多形核為主轉換為單核細胞為主,但細胞總數,蛋白和糖不改變。腦脊液蛋白輕度增高,糖水平正常或輕度減低。

  6、確定病原:可從腦脊液分離病毒;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標本的血清中檢查和檢出腦脊液中的IgM抗體或病毒抗原。近年應用免疫和DNA探針擴充技術,如多聚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RC)檢出抗原有一定前途。

  二、治療:

  1、治療的關鍵是早期確診,以避免不必要的抗菌素治療。絕大多數病毒性腦膜炎實際上沒有必要作出確切病原診斷,因為其為良性自限性病程。

  2、病毒性腦膜炎的治療主要是對症治療、支援治療和防止合併症,如臥床休息,降低體溫;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以及支援營養。

  3、抗病毒藥物:可縮短病程,減輕症狀。但只有抑制DNA病毒藥物早期應用有效,如無環鳥苷(acyclovir)用於治療單純皰疹腦膜炎。靜脈大劑量免疫球蛋白可緩解慢性腸道病毒腦膜炎的病情。

  4、可能發生的嚴重的合併症是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良綜合徵。SIADH 的臨床表現是水儲留,水容積在細胞內和細胞外擴張,以及稀釋性低血鈉。患者一般獲得體重3公斤,但不出現水腫。尿重量克分子滲透壓濃度(osmolality)增高(大於200mOsm/公斤),血漿高度稀釋,尿鈉高於20mEq/L。治療應限制液體入量,每天的入量限制在800到1000mL/mm2。另外,另再補充因發燒喪失的液體。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