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介入放射科 副主任醫師 姜文進

  經皮椎體成形術是在影像裝置監視下,經椎弓根穿刺或直接經皮穿刺椎體,注入骨水泥以增加椎體強度,穩定病變椎體,防止椎體塌陷,從而起到減輕疼痛及控制腫瘤等作用。1984年法國學者Galibert等首先運用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頸椎海綿狀血管瘤取得了良好的鎮痛效果,1990年又進一步將該技術用於骨髓瘤、轉移瘤、骨質疏鬆骨折等的治療,1994年美國學者Garfin等首先提出了經皮椎體後凸成形術,PKP是在PVP基礎上,先利用球囊擴張塌陷的椎體,推擠鄰近骨質,在椎體內創造出一個空間,再注射骨水泥,以恢復椎體高度,增加椎體強度等,起到解除或減輕疼痛等作用。近年來,隨著對PVP和PKP治療機理、臨床療效、併發症等方面認識的加深及介入裝置的更新換代,PVP和PKP技術也得到了改進與發展。目前PVP技術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在歐美地區,其價值得到普遍認可。

  

  煙臺毓璜頂院介入放射科自2003年起在國內較早開展PVP及PKP術,取得良好的臨床療效,並逐步應用於除椎體以外的骨轉移瘤的治療,也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

  PVP與PKP的止痛和控制腫瘤的作用與以下幾方面有關:①骨水泥在聚合階段,尤其在硬化階段有明顯產熱作用,最高可達82℃,這種產熱作用可使鄰近部分神經末梢壞死,從而產生鎮痛效果。同時大於70℃的高溫可將病灶內的腫瘤細胞滅活。②增加了椎體的強度,尤其PKP明顯恢復了椎體的高度,提高了椎體穩定性,減輕壓迫症狀及避免出現新的細微骨折。③骨水泥的注入所產生的機械壓迫作用部分或完全切斷了腫瘤的血液供應,從而加速腫瘤組織的壞死。④骨水泥的單體的毒性作用損害神經末梢,從而使神經末梢敏感性下降而緩解疼痛,也可以滅活腫瘤細胞。

  PVP與PKP的優點如下:①經皮穿刺無需開放手術,創傷小,將穿刺針插入椎體即可,對病人身體狀況的要求低,所以適應證廣;②安全性高,我科開展了200多例椎體成形術,治療過程中無1例出現神經和血管損傷,亦無其他嚴重併發症發生;③療效肯定,患者術後即刻或幾天內腰背痛症狀明顯減輕或消失,並且療效可長期維持。

  我科對PVP與PKP術後患者進行系統的隨訪觀察,結果提示,椎體成形術對老年人椎體壓縮骨折導致的腰背痛,療效顯著,能夠儘早恢復老年人活動能力,一般術後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同時對椎體轉移瘤和其它部位的骨轉移瘤控制效果好。因此,PVP與PKP術適用於老年人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骨折、椎體血管瘤、椎體轉移瘤、骨髓瘤及身體其他部位的骨轉移瘤等。有需要此項治療的病人請聯絡我們會診,謝謝。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