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腦科 副主任醫師 燕明宗

  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這已獲得社會的公認。對於此類疾病只靠單純治療是無法解決其根本問題的,也無助於降低該類疾病的發生率。因此,提高心腦血管疾病病人的自我保健意識、改善不良生活習慣已受到了高度重視。這其中飲食習慣的改善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熟知的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均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所以飲食與心腦血管病的關係十分密切。過食肥甘厚味,可使人突然中風偏癱,也可以發生心絞痛、心肌梗塞等。

  為什麼飲食也能引起心腦血管病呢?主要是因為飲食成份的不同可影響人的血壓、血糖、血脂以及鈉、鈣等離子的含量,這些都是與心腦血管病發病密切相關的因素。

  食物中的主要成份是糖、脂肪、蛋白質、無機鹽和維生素。它們與心腦血管病都有關係。如食物中糖的來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而過多的攝入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又在體內轉化為三甘油脂,使血脂升高。長期的高血脂,可引起高血壓、動脈硬化,對此應有所限制。而豆製品、牛奶、淡水魚等,含膽固醇較低,可適當多吃一些。

  蛋白質飲食可延緩血管壁彈性減退程序,改善中樞神經系統對血壓的調節功能,降低血壓,促使鈉離子從尿中排出,從而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所以,對蛋白質飲食不必限制。

  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如果膳食中含鹽量較高,則易引起高血壓,進而導致心腦血管病。據報道,日本北海道地區,人們鹽的攝入量相當大,每天15~20克以上,84%的成人患高血壓,而且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也很高。在我國,對北方有些地區進行人群調查,也有類似情況。因此,在膳食中應注意限制鹽的攝入量,每天宜降低到10克以下,當然最理想的是保持5克左右。而那些口重的人,更應注意加以限制。

  總之,要科學合理的安排飲食,以便有效的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