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整形美容中心 主治醫師 周亞鵬

  概述

  由於提上瞼肌功能不全或喪失,或其他原因所致的上瞼部分或全部不能提起,遮擋部分或全部瞳孔者稱上瞼下垂。

  上瞼下垂分類

  1、先天性上瞼下垂,佔所有分類的80%左右,是由於提上瞼肌發育異常而致其功能減弱,甚至喪失;

  2、後天性上瞼下垂,由於動眼神經麻痺或重症肌無力所致;

  3、假性上瞼下垂,外觀上瞼呈下垂狀態,但客觀檢查提上瞼肌功能正常,上瞼真實位置也正常,常見於上瞼面板鬆弛,上瞼缺乏支撐,特發性瞼痙攣。

  上瞼下垂症狀

  ①先天性:常為雙側,但兩側不一定對稱;

     ②獲得性:多有相關病史或伴有其他症狀,如動眼神經麻痺可能伴有其他眼外肌麻痺;提上瞼肌損傷有外傷史;交感神經損害有Horner綜合徵;重症肌無力所致上瞼下垂具有晨輕夜重的特點,注射新斯的明後明顯減輕。

  此病多因脾虛氣弱,升舉無力,或因脾胃虛弱,水谷不化,精血不足,脈絡失和,膚腠開疏,風邪客於胞瞼;也因稟賦不足,命門火衰,脾陽不足,胞瞼失於溫養;或因胞瞼外傷,營衛失和,胞瞼失養所致。其特點是單眼或雙眼上胞下垂,輕者半掩黑睛與瞳神,重者上胞覆蓋黑睛,欲睜不起。雙側上瞼下垂者,常需仰視,抬眉,皺額以助睜眼瞻視,嚴重者,可見吞嚥困難,視一為二,臥床不起,病情危重。

  上瞼下垂原因及症狀

  (一)先天性。絕大多數是因提上瞼肌發育不全或缺損,或因支配提上瞼肌神經缺損而引起。為先天發育畸形,多為雙側,有時為單側,可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常伴有眼球上轉運動障礙。雙眼上瞼下垂較明顯的患者眼瞼面板平滑、薄且無皺紋。如瞳孔被眼瞼遮蓋,患者為克服視力障礙,額肌緊縮,形成較深的橫行面板皺紋,牽拉眉毛向上呈弓形凸起,以此提高上瞼緣位置,或患者仰頭視物。

  (二)後天性。其原因有外傷性、神經原性、肌原性及機械性等四種。其中肌原性者以重症肌無力引起者多見。

  1、麻痺性上瞼下垂:動眼神經麻痺所致。多為單眼,常合併有動眼神經支配其它眼外肌或眼內肌麻痺。

  2、交感神經性上瞼下垂:為Müller肌的功能障礙或因頸交感神經受損所致,如為後者,則同時出現同側瞳孔縮小、眼球內陷、顏面潮紅及無汗等,稱為Horner綜合徵。

  3、肌源性上瞼下垂:多見於重症肌無力症,常伴有全身隨意肌容易疲勞的現象。但亦有單純出現於眼外肌而長期不向其它肌肉發展的病例。這種瞼下垂的特點是休息後好轉,連續瞬目時立即加重,早晨輕而下午重,皮下或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3~1、5mg,15~30分鐘後,症狀暫時緩解。

  4、其它

  (1)外傷損傷了動眼神經或提上瞼肌,Müller肌,可引起外傷性上瞼下垂。

  (2)眼瞼本身的疾病,如重症沙眼、瞼部腫瘤等,使眼瞼重量增加而引起機械性上瞼下垂。

  (3)無眼球、小眼球、眼球萎縮及各種原因導致眶脂肪或眶內容物減少,可引起假性上瞼下垂。

  (三)癔病性上瞼下垂。為癔病引起,雙上瞼突然下垂或伴有癔病性瞳孔散大,有時壓迫眶上神經可使下垂突然消失。

  (四)不正常的眼瞼聯合運動:指與下頜,顏面及眼球運動有關的眼瞼運動

  1、頜動瞬目現象,Marcus Gunn jaw-winking :動眼神經核與三叉神經運動核之間存在先天性不正常的聯絡,造成翼外肌與提上瞼肌有聯合運動,症狀為張口或下頜擺動使上瞼提起,明顯時在吃東西的同時伴有一眼隨咀嚼發生瞬目運動。

  2、Martin Amat現象,曾被稱為反Marcus Gunn現象:面部神經損傷後再生恢復發生異常聯合運動,下半部顏面肌運動時眼輪匝肌收縮眼瞼閉合。

  3、動眼神經損害發生聯合性上瞼運動。

  上瞼下垂術前檢查

  正常人上瞼緣覆蓋角膜上緣的2mm,瞼裂平均寬度約為7、5mm。為了估測提上瞼肌的功能,可在抵消了額肌收縮力量的前提下,分別測定眼球極度向上,向下注視時的上瞼緣位置。正常人應相差8mm以上。如前後相差不足4mm者,表示提上瞼肌功能嚴重不全。

  上瞼下垂的治療

  主要是防止視力減退和改善外貌,應針對原因治療。先天性上瞼下垂應早期手術矯正。尤其單側下垂遮擋瞳孔者更應爭取早期手術,以防形成弱視。肌源性或麻痺性上瞼下垂可用三磷酸腺苷、維生素B1或新斯的明,提高肌肉的活動功能。久治無效時再慎重考慮手術。

  上瞼下垂的手術方式有:

        ①增強上瞼提肌的力量,如縮短或徙前肌肉。

        ②藉助額肌或上直肌的牽引力量,開大瞼裂。可根據病情及各肌肉力量的情況選擇手術方式。

  上瞼下垂矯正要點

  上瞼下垂矯正術手術對比

  1、選擇好手術方式:額肌瓣止點下移懸吊術,適用於任何型別上瞼下垂,特別是重度的上瞼下垂患者,但病人的額肌應有功能存在。輕中度上瞼下垂者,可用上瞼提肌縮短術矯正。

  2.調整好瞼裂高度:不論用哪種方法糾正上瞼下垂,均應調整好瞼裂高度。過寬則術後暴露性角膜炎嚴重,過窄則糾正效果不滿意。

  3、用額肌瓣止點下移轉移懸吊時,剝離成形的整個額肌瓣(包括轉入上瞼的部分)都保留有良好的收縮功能,這是手術成功的基礎。

  4.瞼板固定位置要適當:不論用哪種方法,瞼板上固定的三點位置要恰當,中線點過低則上瞼提起過度會形成“三角眼”,過高則上瞼提起不足,上瞼下垂糾正不滿意。

  5、單側上瞼下垂糾正後,健側應做成雙眼皮,以使其兩側基本對稱。

  6、術前,對受術者應認真檢查,作好鑑別診斷。選擇適當的手術方法。

  上瞼下垂手術目的

  上瞼下垂矯正手術的根本目的在於:提高下垂的上瞼,恢復正常的瞼裂高度,暴露出瞳孔,擴大視野,防止弱視,矯正異常形態,改善面容。總之,既要達到功能上的恢復,又要達到美容目的。

  上瞼下垂術後效果要求

  術後理想而完善的矯正效果應具備以下幾點:

  ①形態上:上瞼下垂得以矯正,兩側重瞼皺襞,瞼裂高度、寬度,瞼緣形態孤度,眉緣距離均對稱協調一致。

  ②功能上:能保持正常的眼瞼開閉和瞬目運動,眼球向各方運動時,瞼球運動協調一致,睡眠時瞼裂閉合良好。

  ③併發症方面:儘可能做到無斜視、複視、兔眼等併發症產生。

  上瞼下垂-療效評價

  1、治癒:傷口癒合,雙側者術後平視上瞼緣遮蓋角膜上緣不超過3mm;單側者術眼與健眼上瞼位置基本對稱或相差不超過2mm。

  2、好轉:傷口癒合,瞼下垂部分矯正但未達到以上標準。

  3、未愈:傷口未癒合並繼發感染,瞼下垂矯正術失敗,瞼下垂未矯正。

  提示 :

  正常人能輕鬆自如睜開眼瞼,看眼前方的東西。由於瞼下垂擋住了視線,以致藉助額肌的收縮提起上瞼,並昂頭,俗稱“望天線”,影響面部外觀。 先天性瞼下垂一般都可通過手術加以矯正,解除視線障礙,防止弱視並改善面容。後天性瞼下垂,針對病因治療,並與神經科共同診斷、用藥。早期治療可望治癒或改善。另有在治療半年以上無好轉才考慮手術。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