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介入醫學科 主治醫師 陳剛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主要表現為下肢的疼痛、張力增高,常伴有淺表靜脈曲張,患肢面板溫度可升高。很多病人出現上述症狀,不知道該到哪個科室就診,甚至很多基層醫院的醫師也對該病缺乏瞭解。因此,筆者覺得對該病做一下科普性介紹。

  下肢深靜脈,從足部跖靜脈叢向上到髂股靜脈系統之間,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血栓形成。從臨床實際情況,可以分為: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髂股靜脈血栓形成、股青腫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綜合徵。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無論是早期靜脈阻塞靜脈迴流障礙,或是後期靜脈再通靜脈血流倒流,都可以出現下肢靜脈瘀血綜合徵―下肢脹痛、腫脹、淺靜脈曲張等。由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部位、範圍和程度不同而症狀表現並不完全相同,各有其臨床特點。

  (一)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症狀

  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周圍型),是指小腿肌肉靜脈叢血栓形成和N靜脈血栓形成。

  1、小腿肌肉靜脈叢血栓形成的症狀

  是原發於小腿肌肉靜脈叢的血栓形成,常見於手術後、長期臥床和外傷所引起。因病變範圍小,未累及下肢主幹靜脈,症狀表現往往不明顯,病人僅有輕微小腿脹痛、腫脹;小腿肌群輕壓痛,將足急速背屈時,由於小腿肌群(腓腸肌和比目魚肌)被牽拉伸長,可以出現疼痛(Homans徵陽性)。因此,常被忽視,而延誤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但有的病人突然出現小腿明顯脹痛和腫脹,不能如常走路,發生小腿肌肉靜脈叢血栓形成,卻很少見。大多數是,當血栓從小腿向大腿繼續伸延擴充套件,發生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才被病人發覺和引起重視。

  2、N靜脈血栓形成的症狀

  是指N靜脈及其以下主幹靜脈的血栓形成,臨床上並不少見。無任何發病誘因,病人突然出現小腿劇烈脹痛,難以忍受不能行走;小腿廣泛腫脹,緊硬飽滿,呈瀰漫光亮,壓痛明顯,拒按,手不可觸及。全身反應不明顯,可有低熱。經過治療,可以控制病情發展,侷限在N靜脈血栓形成,但遺留小腿輕微脹痛,小腿下端和踝部輕微腫脹。

  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可以發生血栓脫落,併發肺動脈栓塞,應引起重視。有的病人發生肺栓塞之後,才注意到有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

  (二)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的症狀

  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是指起源於髂-股靜脈的血栓形成(中央型)。發病急劇,突然發生髂凹部、大腿內側(股三角區)明顯脹痛,或下肢廣泛性脹痛,隨後迅速出現整個下肢廣泛性明顯腫脹、粗腫,同時伴有下肢淺靜脈怒張、曲張;由於面板毛細血管(細小靜脈)擴張,面板上出現廣泛藍色微細的網路(網路瘀血)。因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在股三角區常可捫及股靜脈呈硬索條狀,有壓痛。整個下肢飽滿緊韌感,尤其是小腿更明顯,壓痛,Homans徵陽性。血栓向遠側逆行擴充套件而累及全下肢,發生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病人有輕度全身反應,發熱不超過38.5℃。

  無論是小腿深靜脈血栓形成,血栓向上順行伸延擴充套件,或是原發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血栓向下逆行伸延擴充套件,均可累及整個下肢深靜脈系統,發生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混合型),臨床上比較多見。應該特別提出的是:小腿肌肉靜脈叢血栓形成,發病時多無明顯臨床表現,直到累及髂股靜脈,發生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時,才被發現。因此,發病期與症狀期不符合,發病期比症狀期為長。當發現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時病變已屬於後期。

  臨床上,以左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為多見。是由於左髂股靜脈位於腹股溝韌帶與骨盆之間的狹窄地帶,而且右髂總動脈常橫過左髂總靜脈之上,均容易使髂股靜脈受壓迫,靜脈迴流發生障礙,血液瘀滯,容易發生髂股靜脈血栓形成。

  臨床上見到,先有單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而後又發生對側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兩下肢廣泛性腫脹,脹痛、淺靜脈曲張,同時伴有下腹壁、會陰部淺靜脈怒張、曲張者,應考慮兩方面情況:

  (1)兩側髂股靜脈血栓形成;

  (2)發生下腔靜脈梗阻。

  (三)股青腫的症狀

  股青腫是全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混合型)的嚴重型別,整個下肢深靜脈系統廣泛血栓形成而完全阻塞,下肢靜脈血液迴流嚴重障礙,同時引起肢體動脈痙攣,出現下肢血液迴圈障礙(肢體瘀血和缺血同時並存)。但臨床上很罕見。

  股青腫發病急驟,患肢劇烈脹痛,整個下肢廣泛性嚴重腫脹,呈青紫色,伴有瘀斑、水泡、肢體發涼,股動脈搏動減弱,足背動脈和脛後動脈消失。而且全身反應嚴重,發熱39℃以上。由於大量的血漿、組織液貯留在患肢,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同時,可以發生靜脈性肢體壞疽,併發全身多臟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導致死亡。

  (四)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綜合徵的症狀

  臨床上見到,由於在發病早期,對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未能得到明確診斷和有效治療,在發病數月、數年後才來就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綜合徵的病人遠遠多於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早期,由於血栓形成阻塞靜脈,靜脈血液迴流障礙。到後期,靜脈內血栓機化、再通,但靜脈呈縮窄、擴張、迂曲狀,靜脈瓣膜被破壞,以及交通支靜脈瓣膜遭到破壞,深靜脈血液向淺靜脈倒流,使下肢靜脈瘀血,靜脈壓增高,組織缺氧,最終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綜合症-靜脈瘀血綜合徵。臨床表現主要有:

  1、下肢靜脈曲張 從靜脈怒張到曲張,以及面板微細血管怒張,呈廣泛性下肢靜脈曲張。

  2、下肢腫脹

  3、溼疹性皮炎

  4、面板色素沉著

  5、下肢繼發感染 下肢長期處於瘀血狀態,區域性抵抗力降低,輕微的面板損傷,很容易繼發蜂窩織炎、丹毒等疾病。最常見的是小腿慢性炎症,出現發紅灼熱疼痛硬塊(慢性瘀血炎症),不發熱。臨床上常見到,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綜合徵,常繼發丹毒反覆發作,高熱39-41℃,患部粗厚、硬韌,形成象皮腫。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併發象皮腫(慢性瘀血重症),治療相當困難。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原因

  十九世紀中期,Virchow提出深靜脈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靜脈血流滯緩、靜脈壁損傷和血液高凝狀態,至今仍為各國學者所公認。茲分述如下:

  靜脈血流滯緩

  靜脈血流滯緩手術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導致周圍靜脈擴張,靜脈流速減慢;手術中由於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內完全麻痺,失去收縮功能,術後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臥床休息,下肢肌肉處於鬆弛狀態,致使血流滯緩,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靜脈壁的損傷

  1、化學性損傷靜脈內注射各種刺激性溶液和高滲溶液,如各種抗生素、有機碘溶液、高滲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靜脈內膜,導致靜脈炎和靜脈血栓形成。

  2、機械性損傷靜脈區域性挫傷、撕裂傷或骨折碎片創傷均可產生靜脈血栓形成。股骨頸骨折損傷股總靜脈,骨盆骨折常能損傷髂總靜脈或其分支,均可併發髂股靜脈血栓形成。

  3、感染性損傷化膿性血栓性靜脈炎由靜脈周圍感染灶引起,較為少見,如感染性子宮內膜炎,可引起子宮靜脈的膿毒性血栓性靜脈炎。

  血液高凝狀態

  血液高凝狀態這是引起靜脈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種大型手術是引起高凝狀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強;術後血清前纖維蛋白溶酶活化劑和纖維蛋白溶酶兩者的抑制劑水平均有升高,從而使纖維蛋白溶解減少。脾切除術後由於血小板驟然增加,可增加血液凝固性,燒傷或嚴重脫水使血液濃縮,也可增加血液凝固性。晚期癌腫如肺癌、胰腺癌,其它如卵巢、前列腺、胃或結腸癌,當癌細胞破壞組織同時,常釋放許多物質,如粘蛋白凝血活素等,某些酶的活性增高,也可使血凝固孕藥,可降低抗凝血酶Ⅲ的水平,從而增加血液的凝固度。大劑量應用止血藥物,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狀態。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診斷及治療

  患者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首先行下肢動靜脈彩超檢查,明確是不是血栓形成,如果診斷為血栓形成,應該住院治療。建議就診科室:介入科、血管外科。

  治療方案主要有:抗凝、下腔靜脈濾器預防肺栓塞、溶栓、血管成形、外科手術、機械消融、超聲消融及術後保健等。就診後根據病情,由專業醫師制定方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