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消化內科 主治醫師 朱曙光

  人體胃酸的分泌、胃粘膜血流量、胃的蠕動等都是受自植物經調節控制的,當人心理社會壓力大、精神緊張可使支配胃的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使胃酸與胃蛋白酶分泌增多,胃平滑肌痙攣,胃黏膜下血管痙攣缺血,可引起胃疼、消化不良反酸、噯氣、食慾下降、腹瀉等,輕者休息後好轉,嚴重者可加重或誘發胃潰瘍。

  比如最常見的胃潰瘍:一個從未感染過幽門螺桿菌,也從不吃止痛藥物的年輕人, 也有可能會患上潰瘍病。一般單純的胃潰瘍,容易治好,2周左右就可以恢復,但如果精神壓力一直存在,胃黏膜就仍然會缺血,糜爛和潰瘍仍然會反覆發生,不利於胃的癒合。

  胃腸道心身疾病並不屬於新的病症,而是一直普遍存在人們當中,只是隨著近幾年來人們工作壓力的增大,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胃腸道心身疾病在我國城市中發病率為10%左右,城市中的知識分子、白領、學生等從事緊張腦力勞動者高發。觀上你的意志力足夠堅強,面對強大的工作壓力,每天給自已打氣加油,但是你的胃不一定有那麼堅強,它不受你的意志所支配,敏感的它早已悄悄糜爛了。

  解決方案:

  胃腸道身心疾病的一大特點就是症狀與壓力過大導致的焦慮、緊張或抑鬱等神經精神因素有密切的關係。

  1、因此情緒減負是治療的關鍵,需調整心態,講究方法,給自己減輕壓力。

  2、必要時配合一些胃藥或者對症處理的藥物輔助治療。部分患者本身還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以進行幽門螺桿菌根治,多數患者在根治後胃部不適的症狀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