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小兒外科 副主任醫師 張聖軍

  臨床常見到患兒無明顯原因出現歪頭,頸部活動受限,這往往被家長忽視,其實這部分患兒很多是出現環樞椎半脫位或脫位。

  其臨床特點:

  ①無明顯誘因或輕微頭部外傷、頸部感染。

  ②出現特有的頭頸偏斜。

  ③通過X線檢查和CT可發現環樞椎半脫位、脫位或旋轉移位。注意與肌性斜頸,先天性頸椎半椎體,急性扁桃體炎等疾病相鑑別。依據FieldingX線分為四型:1型:環樞關節旋轉移位(固定),X線照片環齒間距(ADI)小於3mm;Ⅱ型:環樞椎旋轉移位(固定),ADI 3-5mm;Ⅲ型:環樞椎旋轉移位(固定),ADI大於5mm;Ⅳ型:環樞椎關節旋轉移位(固定)伴環椎後脫位;

  ④多發年齡:3-6歲(75%),1、2型居多。

  發病原因:

  1、區域性或鄰近部位感染導致關節韌帶鬆弛。

  2、外傷導致關節韌帶損傷。

  3、關節滑膜皺襞的炎症或嵌頓。

  4、環樞關節發育不對稱。

  5、其他不明原因。

  此病治療:一經確診,治療越早越好,經臥床枕頦牽引,消腫等對症治療1-2周,多能治癒。極個別保守無效,需要手術治療。

  如果誤診誤治,長期環樞關節脫位或半脫位,可導致環椎關節旋轉(固定)和繼發代償性環枕關節旋轉脫位,造成枕環樞複合體的不穩定,甚至造成致命脊髓受壓的嚴重後果。長期環樞旋轉畸形,還可產生面部不對稱、斜視和眩暈,給患兒帶來不可逆的損傷。

  因此小兒突發性“歪頭”應當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更應該引起臨床醫生的高度重視,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