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線檢查及分期臨床表現
(一)Ⅰ期(股骨頭壞死超微結構變異期):X線片顯示股骨頭的承載系統中的骨小樑結構排列紊亂、斷裂,出現股骨頭邊緣毛糙,臨床上伴有或不伴有侷限性輕微疼痛。
(二)Ⅱ期(股骨頭壞死有感期):X線片顯示股骨頭內部會出現小的囊變影,囊性區周圍的密度不均。骨小樑結構紊亂,稀疏或模糊,也可出現細小的塌陷,臨床伴有疼痛明顯,活動輕度受限等。
(三)Ⅲ期(股骨頭壞死壞死期):X線片顯示股骨頭形態改變,可出現邊緣不完整、蟲蝕或扁平等形狀,骨小樑部份結構消失,骨密度很不均勻,髖臼及股骨頭間隙增寬或變窄,也可有骨贅骨的形成,臨慶表現疼痛、間歇性的跛行、關節活動受限、患肢有不2同程度的縮短。
(四)Ⅳ期(股骨頭壞死致殘期):股骨頭的形態、結構明顯改變,出現大面積不規則塌陷或扁平,骨小樑結構變異。髖臼與股骨頭間隙消失等。臨床表現為疼痛、功能障礙、僵直不能行走,出現脫位或半脫位,牽涉膝關節功能活動受限。
股骨頭壞死的臨床分期對於判斷預後、確定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ARCO分期是目前常用的分期方法
0 期:活檢結果符合壞死,其餘檢查正常
1 期:骨掃描或/和磁共振陽性
A 磁共振股骨頭病變範圍 <15%
B 股骨頭病變範圍 15-30%
C 股骨頭病變範圍 >30%
2期:股骨頭斑片狀密度不均、硬化與囊腫形成,平片與CT沒有塌陷表現,磁共振與骨掃描陽性,髖臼 無變化
A 磁共振股骨頭病變範圍 <15%
B磁共振股骨頭病變範圍 15-30%
C 磁共振股骨頭病變範圍 >30%
3期:正側位照片上出現新月徵
A 新月徵長度<15% 關節面或塌陷小於or <2-mm
B 新月徵長度-佔關節面長度15-30% 或塌陷2-4mm
C 新月徵長度>30%關節面長度或塌陷>4-mm
4期:關節面塌陷變扁、關節間隙狹窄、髖臼出現壞死變化、囊性變、囊腫和骨刺
分級:
1) 一級(區域性缺血壞死)。
2) 二級(大部缺血壞死)。
3) 三級(全頭缺血壞死)。
另外根據壞死發生部位分為
(1)內側部壞死:壞死發生有股骨頭的內側非負重區。
(2)外側部壞死:壞死發生有股骨頭的外側部,致股骨頭塌陷的主要原因。
(3)中央部壞死:壞死發生在股骨頭的中央部。
(4)頂中部壞死:壞死發生在股骨頭的頂部中央。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