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任醫師 魏傑

  骨質疏鬆症是常見的代謝性骨病,多見於絕經期婦女,男子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率僅為婦女的1/6。絕經後婦女發生骨質疏鬆症與內源性雌激素有關,雌激素的減少,對破骨細胞的抑制作用減弱,破骨細胞相對加強,破骨與成骨明顯失衡,出現骨的吸收增加,骨的形成減少,導致骨質逐漸丟失。

  一、骨質疏鬆(osteoporosis, OP)定義及分類定義:

  指骨組織的微細結構受到破壞,以骨量(及骨的質量)進行性減少為特徵並導致骨脆性增加,容易骨折的臨床綜合徵。新近: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以骨強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至骨折為主要特徵的代謝性骨症。

  二、流行病學研究顯示:

  我國60-70歲老年人中約1/3有骨質疏鬆症,80歲以上有半數患有骨質疏鬆,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質量危害很大,10%-20%的患者於骨折後1年內死亡。目前1/3的髖部骨折發生在亞洲,預計到2050年,亞洲的髖部骨折將佔全世界50%以上,我國人口已達13億,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已超過10%,我國已進入老齡社會,因此,嚴重威脅老年人健康的骨質疏鬆問題不容忽視。

  三、骨質疏鬆的分類:

  原發性骨質疏鬆青少年型特髮型 ,青年成人特髮型這兩類少見; 老年退化型包括:絕經後骨質疏鬆症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繼發性骨質疏鬆症是由於某種疾病或藥物等誘因引發的骨質疏鬆症,如內分泌性骨質疏鬆症、營養缺乏性骨質疏鬆症、藥物性骨質疏鬆症、腎性骨質疏鬆症等。

  四、分型原發性:

  又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絕經後5-10年內和老年性骨質疏鬆-----70歲後發生的骨質疏鬆。特發性骨質疏鬆 ---主要發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確。繼發性骨質疏鬆是指由疾病或藥物等原因所致的骨質疏鬆。

  五、危險因素 不可控制因素:

  人種、老齡、女性絕經、母系家族史。可控制因素:低體重、性激素低下、吸菸、過度飲酒、咖啡和碳酸飲料、體力活動缺乏、飲食中鈣和維生素D缺乏(光照少或攝人少)、有影響骨代謝的疾病和應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六、臨床表現:

  疼痛、身材縮短、脊柱變形、骨折是骨質疏鬆症常見的症狀和體徵。骨折:最常見部位:髖部,包括股骨頸、粗隆間骨折、脊柱壓縮性骨折和橈骨遠端:(colles,shims,Barton)。

  七、診斷WHO推薦的診斷標準:

  1、骨密度低於同性別、同種族健康成人骨峰值1倍標準差為正常。

  2、降低1~2個標準差為骨量降低。

  3、降低程度等於和大於2.5個標準差為骨質疏鬆。

  4、骨密度達到診斷標準同時伴有一處或多處骨折時為嚴重骨質疏鬆 。T值≥-1.0為正常,-2.5值<-1.0為骨量減少,T值≤-2.5為骨質疏鬆 。

  八、預防治療

  治療內容:

  清除引起骨礦丟失的繼發原因,防治額外的骨礦丟失,糾治已丟失的骨量,防治跌倒,減少骨折發生,對已骨折或致殘的患者進行康復治療,以提高其生活質量。

  骨健康基本補充劑:

  1、鈣劑:我國營養學會制定成人每日鈣攝入推薦量800mg(元素鈣含量)是獲得理想骨峰值,維護骨健康的適宜劑量,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每日鈣推薦劑量為1000mg,我國老年人平均每日從飲食中獲鈣約400mg,故平均每日應補充的元素鈣量為500-600mg,鈣劑應與其他治療藥物聯用,目前尚無充分證據表明單純補鈣可以代替其他抗骨質疏鬆藥物治療,鈣劑選擇要考慮安全性和有效性。

  2、維生素D:

  有利於鈣在胃腸道的吸收,維生素D缺乏會導致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增加骨吸收,從而引起和加重骨質疏鬆,成年人推薦劑量為200u(5ug/)/日,老年人因缺乏日照以及攝入和吸收障礙常有維生素D缺乏,故推薦劑量為400-800u/日。有研究表明補充維生素D能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因此降低了跌倒的危險,進而降低骨折風險,治療上應與其他藥物聯合應用,應注意個體差異和安全性,定期監測血鈣和尿鈣。

  藥物治療適用於已有OP或已發生脆性骨折或 已有骨量減少並伴有OP危險因素者。抗骨吸收藥物:雙磷酸鹽類,降鈣素類,雌激素受體調節劑,雌激素類。促進骨形成藥物:甲狀旁腺激素,活性維生素D,中藥,植物雌激素。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