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乳腺外科 主任醫師 郭美琴

  最近在門診看到有病人帶著某醫院的就診資料,為一側乳腺的鉬靶照片,為乳腺癌。但在術前進行雙側乳房檢查時發現為“雙側乳腺癌”,即對側乳腺也有癌灶。看來有必要談談雙側乳房檢查的必要性!

  1、定義:雙側乳腺癌,廣義上來講包括雙側原發性乳腺癌和一側原發另一側繼發的雙側乳腺癌。而臨床工作中通常所指的雙側乳腺癌為雙側原發性乳腺癌。依據發病的時間順序可認為地分為雙側同時性乳腺癌和雙側異時性乳腺癌。但在臨床上無法認定什麼時間‘發生’了癌變,只能用臨床‘發現’癌灶的時間來代替。

  目前認為,單側乳腺癌術後對側乳腺發生癌的危險每年增加0.5%-1%,如此在隨訪10年後,其對側患癌的危險為5%-10%,概率相當高。故臨床對既往有一側乳腺癌病史者,應重視對側乳腺的可疑病變,不要輕易診斷為良性病變而錯失治療的最佳時機。雙側乳腺癌的發病中位年齡46.2歲,男性發病中位年齡明顯大於女性,第二癌發病中位年齡大於第一癌;絕經前發病明顯高於絕經後發病。

  2、病因和高危因素

  (1)發病易感因素同時存在:乳腺作為成對器官,受到相同質與量的致癌因素影響,使其先後或同時發生癌變。高危因素,如月經初潮早、絕經年齡晚、未生育、初產年齡較晚、肥胖、菸酒嗜好等也是BPBC的危險因素。歐美國家的文獻報道,有一側乳腺癌病史者,對側乳腺患癌的概率比健康人群高4-5倍。

  (2)家族遺傳傾向:一般認為是常染色體顯性基因遺傳,這種遺傳傾向是易感癌腫的染色體組與某些外源性致癌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一組3211例雙側乳腺癌的長期隨訪結果多因素分析表明,家族史(p=0.001)、浸潤性小葉癌(p=0.02)有統計學意義,發病年齡(p=0.06)接近統計學意義。

  (3)乳腺癌組織學型別及分期

  多中心癌和小葉原位癌是雙側乳腺癌的危險因素,這一觀點已得到廣泛承認。但近期文獻指出,部分大規模臨床試驗並不支援該觀點。我國有關的薈萃分析也發現導管癌佔比最多。

  (4)第一原發癌治療手段的致癌可能性:放射治療乳腺癌可引起BPBC,同時可引起甲狀腺等相關部位的癌症。不恰當的應用放射線是醫源性致癌因素,一般認為放療致癌的潛伏期大約為4年。

  (5)宿主的易感性與免疫機能下降:有人統計,癌症患者患第二原發癌的危險性是正常人患第一原發癌的11倍,雙原發癌再患第三原發癌的概率是單發癌患第二原發癌的2.20~10.89倍,由此可見癌症患者的宿主易感性增加。此外,癌症患者自身的免疫機能下降,加上手術、放療和化療等治療手段對免疫機能的損害,也是癌症患者重複患癌的原因之一。

  (6)基因研究: BRCAl/2的研究開展較早且報道最多,其中多數學者認為BRCA基因突變與BPBC有關。P53基因的研究也已非常深入,雙側異時性乳腺癌第一原發癌與第二原發癌p53突變率分別為44%和68%,均明顯高於單側乳腺癌。

  3、臨床特點

  雙側乳腺癌的臨床表現與單側乳腺癌相似,均以同時或先後發現乳腺內無痛性腫塊為主要臨床表現。有以下幾個特點:

  (1)發病年齡和部位:雙側乳腺癌的發病年齡較單側乳腺癌提前10歲左右,其高峰為30~40歲。少數第二側乳腺癌可發生在絕經後。發病部位外上象限最多,佔66.7%,其次為外下象限和乳暈區,內上象限、內下象限。

  (2)臨床分期:雙側乳腺癌常常是在一側乳腺發病進行雙側乳房檢查時被發現。所以雙側同時性乳腺癌的分期與單側乳腺癌相似,雙側異時性乳腺癌常比單側乳腺癌早。

  (3)組織學型別:雙側乳腺癌病理型別不同者僅佔50%-70%,與單側乳腺癌無統計學差異。以浸潤性非特殊型癌多見,其中前4位依次為浸潤性導管癌佔69.4%、髓樣癌佔5.8%、導管內癌佔5.4%及浸潤性小葉癌4.8%。如果是單側乳腺癌行對側乳房切除或活檢發現的BPBC,常常為非臨床階段,其中小葉原位癌比例增加。通過篩查發現的對側乳腺癌更多的為小葉癌和腋窩淋巴結陰性者。

  (4)間隔時間:從腫瘤生物學特性看,乳腺癌從1個癌細胞生長至直徑lcm大的腫瘤需2.5-3年。如果界定雙側乳腺癌標準太短,有可能部分異時性乳腺癌實質上是雙側同時性乳腺癌。二者只是相對而言。

  (5)性別與其他:男性BPBC很少,常為個案報道。乳腺癌伴乳腺外原發癌中,以乳腺癌伴生殖系統、消化系統或甲狀腺癌多見。

  4、輔助檢查

  雙側乳房鉬靶X線片、彩超和乳腺磁共振對雙側乳腺癌的診斷具有重要意義,如果聯合使用,可以提高診斷準確率。影像引導下穿刺活檢病理學檢查是金標準。

  5、治療: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