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內科 副主任醫師 孫家安

經皮主動脈球囊反搏(IABP)最早於1968年應用於心臟外科橋術後,在心臟舒張期充氣增加心排量,收縮期排氣降低心臟後負荷,減少心臟做功,研究顯示其可增加舒張期冠脈的血流灌注。相比其它高大上的左心室輔助裝置,IABP更具有親民性,其操作簡單,費用也相對低廉,尤其適用於我國,實乃導管室必備之裝備,在美歐等發達國家也將其列為急性心肌梗死後心源性休克的I類推薦。然而,2012年10月新英格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其結果十分地出人意料,頗有將IABP打入冷宮之勢。

這項研究即是著名的IABP-SHOCK2研究,這是第一項關於急性心肌梗死併發心源性休克後應用IABP心室輔助裝置對早期血運重建後的影響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研究的主要終點為30天的死亡率,次要終點為血流動力學恢復時間、血管活性藥物應用時間及劑量及併發症等等。研究共入選了來自德國37家醫院的600例患者,301例隨機入選IABP組,而對照組為299例。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主要及次要終點均無顯著性差異。這個結果另人大跌眼鏡,也使人們陷入困惑,介入專家們解讀的聲音各有不同,IABP臨床應用也陷入爭議,甚至有人會說,那些年我們追過的IABP就此要退出歷史舞臺了。

但是就因為這麼一個研究就把IABP一棒子打死似乎有些過份,我們回頭看看以往的多個小規模的、回顧性的及註冊性的研究,不難發現這樣一個現象,這些研究中大多數發現IABP對於無再灌注治療或是溶栓治療都是有效的,而對於早期PCI後的輔助作用則有些不同的意見。那麼問題就來了,既然這些研究都認為IABP對於急性心肌梗死未行再灌注治療或是僅進行溶栓治療是有益的,這就說明了IABP從機制上對心臟的保護作用,而為什麼聯合了更好的PCI治療後這種作用就顯現不出來了呢?仔細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其實這便如同雪中送炭與錦上添花的道理相同,你給一個貧民捐助100元大鈔,他會覺得很有用,而若將同樣的錢送給一個百萬富翁,他便不以為然,是早期PCI有效地改善了心肌灌注明顯地改善患者的死亡率,在一定程度上這就稀釋了IABP改善預後的作用,但我們不能就此認為IABP沒有用了,正如一個百元大鈔對百萬富翁的仍然是有積極意義的,我認為IABP對於心臟的保護作用仍是無庸置疑的,也許我們需要一個更好的評價標準來評判IABP的作用,而不是僅以30天的死亡率這麼一個簡單粗暴的手段給IABP判死刑。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