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消化內科 主任醫師 郭喜軍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這一天,家人常團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但此刻也不應該忘記要養生保健,因為中秋時節氣溫逐漸轉涼,早晚溫差大,最需要保養。所以,這個時候要在飲食起居上養成良好的習慣。
  飲食
  秋季天氣乾燥,飲食上應注意養陰防燥,潤肺滋腎,多食蜂蜜、百合、梨、黑芝麻、山藥、糯米、菊花、銀耳等柔潤食品。
  對於老人及胃腸不好的人,可以將梨和冰糖放在一起熬水喝,最是滋陰潤肺,對感冒、咳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大家還可以將百合、黑芝麻和糯米一起熬粥,堅持服用,能起到補腎潤肺,益胃生津的功效,對身體大有裨益。
  避免辛溫燥烈的食物,如辣椒、生薑、生蒜、燒烤等食物,並儘量減少菸酒的刺激。對於消化不良及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管住嘴”,少吃或者不吃月餅,因為月餅黏、甜、膩,不易消化,容易引起胃病的反覆。
  起居
  秋天氣溫轉涼,要注意衣物的加減,既不要過早地穿上厚重的衣服,也要避免受涼、淋雨等不良刺激。另外乾燥的氣候容易讓人“上火”,感到口乾舌燥,面板水份也易流失。所以要特別注意水份的補充,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多喝米粥等等。一定要避免劇烈的運動,防止汗液過分蒸發。
  《黃帝內經》指出:“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秋季白晝漸短,陰氣漸生,宜“收氣”,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既能適當緩解“秋乏”,還能降低血栓形成的機率,進而預防心血管疾病。

  保健
  “秋三月,肺氣旺”,肺是最易被侵犯的臟器。五行中肺屬金,脾胃屬土,土生金,養肺要先增強脾胃功能。補肺健脾養胃的主要穴位有天突、承漿、中脘、足三裡和合谷。
  1、天突穴
  天突穴在左右鎖骨正中間的凹陷處,屬肺經。每天用手指揉按,每次2~3分鐘,只要堅持做了,可以有效預防並緩解肺部疾病例如咳嗽、哮喘等。
  2、承漿穴
  承漿穴在嘴脣下凹處,以食指用力壓揉,口腔內就會湧出分泌液,不僅可以預防秋燥,而且還可延緩衰老,同時可使老人面色紅潤。
  3、中脘穴
  中脘穴在我們肚臍上方4寸,剛好位於人體胃脘部。將掌根放在中脘穴上,稍用力按下,輕輕揉動5~10分鐘,可促進消化,緩解胃脹胃痛症狀。
  4、足三裡
  取穴時,由外膝眼向下量4橫指,在腓骨與脛骨之間,由脛骨旁量1橫指,該處即是。按摩足三裡穴能治療消化系統的常見病,對胃炎、胃下垂、嘔吐、噯氣、便祕、膽囊炎、以及糖尿病、高血壓等,也有輔助治療作用。
  5、合谷
  拇、食指合攏,在虎口肌肉的最高處。按壓雙手合谷穴,左右各按壓100次。可用於治療感冒、頭痛、眩暈、咽炎、扁桃體炎、咳嗽、牙痛齒痛、鼻炎、呃逆等病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