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鍼灸微創腫瘤科 主任醫師 黃金昶

  又是一年端午時,端午作為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你又瞭解多少呢?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端午從字面上還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稱。“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叫法達二十多個,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今湖北)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籤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但仍以紀念屈原一說更廣為人知。

  時至今日,端午節仍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之季度,從這一天必不可少的祛病防疫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從春秋戰國至今,端午節已在民間傳承兩千多年。

  為什麼中國人認為,掛艾葉可以辟邪呢?

  艾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別名:蕭茅、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蕭、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等。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溼、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鍼灸。故又被稱為“醫草”,臺灣正流行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

  關於艾葉的效能,《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現代藥理發現,艾葉揮發油含量多,1.8-桉葉素(佔50%以上),其它有α-側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風乾葉含礦物質10.13%,脂肪2.59%,蛋白質25.85%,以及維生素A、B1、B2、C等。灸用艾葉,一般以越陳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說法。祖國傳統醫學認為,每當寒暑易節,天氣變化,往往是身體極易患病之時。每當瘟疫肆虐,一個部落或村莊,常有很多人因感染瘟疫而死亡。人們往往稱之為,中邪。或許是上天的眷顧,每一種因地域性的自然特徵而產生的群體性疾病,在當地,往往都能找到剋制它的藥物。艾,就是對抗當地氣候性疾病的天然良藥。

  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最早用於引火,古人將冰,削成凸透鏡,把太陽光聚集到艾絨上。因艾絨的燃點相對較低,很容易引起火苗。這是一種很重要的取火和保留火種的方式。在以火灸病的早期,人民自然而然就會想到用艾火來治病。每當瘟疫來臨之時,人們往往會驚奇的發現,一個村子的人,幾乎所有人都感染了,只有保護火種的這家人,因為家裡有很多艾葉,家人竟然沒事。所以古時候人們逐漸意識到,艾葉有辟邪的作用。據史料記載,每當瘟疫大流行的年份,都是艾葉大豐產的年份。艾,就是上天賜給人類的禮物,她是治病防病的有利武器。

  一株普通的小草,飽含著中華民族熾熱的情懷,在千百年來的代代傳承中,早已融入到民族的文化肌理中。五月天,新鮮的艾葉被採摘之後,被晒乾陳放數年方可使用。幹艾葉經過反覆晒杵,篩選,除去雜質和粗梗後,化身為土黃色的細艾絨。才能去完成此生最重要的使命——灸療。灸,是中國最古老的醫術之一。古人云,灸百病,能通十二經氣血。能回垂絕之元陽。艾,做的最多的就是艾灸。《黃帝內經》中說到:“針所不為,灸之所宜”。《孟子》中曾記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艾葉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溼,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宋代著名醫學家竇材在《扁鵲心書》中說:“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氣壯則人強,真氣弱則人病,真氣脫則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可見灸法很早就被古時各個名醫大家所高度重視,其顯著的功效已被無數的臨床實踐所證明,艾灸是中醫五大主流療法中唯一具有物理和藥理綜合療效的學科,是古今公認的補充陽氣最有效的方法,歷經數千年流傳至今。  

  當今社會,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現代人面臨著工作與家庭的雙重壓力,加之生活習慣的不規律,亞健康現象越來越普遍。可以迅速緩解疲勞、提高免疫力、改善睡眠、抗衰老的艾灸古法再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她通過煙燻火灼把艾草的藥力通過穴位經絡帶到人體的病痛之處,從而迅速祛除病邪。

  將艾灸引入到改善腫瘤併發症及放化療副反應的治療中,取得了滿意的療效。如應用艾灸治療腫瘤高熱、胸水腹水等惡性積液;應用艾灸改善腫瘤放化療後骨髓抑制、免疫力低下、手足麻木等等副反應。以艾灸升白為例,黃金昶教授創造性的通過分析白細胞減少特有的生理特點、臨床症狀和治療規律,發現白細胞與中醫“衛陽”理論的相關性,臨床觀察了應用艾灸氣海、關元、足三裡穴的方法,升發衛陽,抗禦外邪,升高白細胞水平的療效。選取化療後Ⅰ、Ⅱ度白細胞減少症患者為觀察物件,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20例選取氣海、關元、雙側足三裡,每個穴位灸30分鐘,每日1次,連續艾灸7天;對照組20例口服生血丸,一次5g,一日3次,連續服用7天。監測開始治療的第3天、7天、10天、14天的白細胞計數,及治療前後症狀及生活質量評分、統計感染髮生率。

  結果發現治療組20例患者中治療後白細胞>4.0*109/L,並在療程中能維持療效直至停藥後1周,臨床症狀顯著減輕或消失者17人,顯效率85%,高於對照組。治療後白細胞<4.0*109/L,但較治療前上升(0.5-1.0*109/L),並在療程中維持療效直至停藥後1周,臨床症狀好轉者3人,有效率15%,總有效率100%,感染髮生率為0%,生活質量較前提高,並將其在臨床中大力推廣,很多的患者從中收益,不僅降低患者的經濟壓力,而且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降低了感染的風險,深受好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