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俗稱“拉肚子”,是脾胃病科常見的臨床症狀,在很多人眼裡,腹瀉如同感冒發熱一般,是一種小毛病,誰一生中沒有拉過肚子呢?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每年發病人數達14億人次之多,所以腹瀉不是小問題。瞭解腹瀉的常識,對於我們更好的預防、治療腹瀉至關重要。
說到拉肚子,很多人認為可能是吃了不乾淨的食物,或是天氣變冷受涼所導致的,喝點薑湯水、吃點抗生素可能就沒事了。的確,以上兩種情況是引起腹瀉最常見的原因,但是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均可引發腹瀉;此外,若腹瀉症狀超過2個月就被稱為慢性腹瀉,腸道的感染、非感染性疾病、小腸吸收不良、腫瘤、或功能性疾病均可引發慢性腹瀉。腹瀉不是單純的拉肚子,其病因複雜、病機錯雜,仍需重視。
出現腹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簡單者通過便常規、血常規即可診斷清楚,複雜的則需要做便培養、結腸鏡、膠囊內鏡、鋇灌腸等檢查,只有明確病因,才能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
腹瀉相當於中醫所說的“洩瀉”。治療腹瀉(洩瀉),不能單純止瀉。若是因為脾腎陽虛、中氣下陷所導致的洩瀉,往往腹部怕冷、大便糞質溏薄、伴有不消化的食物,此時在健脾益氣、溫補腎陽的時候當然要加上收斂止瀉的藥物,如:生牡蠣、五倍子、吳茱萸、赤石脂等。
若是由於溼熱壅滯或飲食停滯導致的腹瀉還用收斂止瀉藥物就會閉門留寇、加重病情。我們要治其根本,溼熱壅滯者清熱利溼,飲食停滯者消食導滯,這樣邪祛則瀉自止。由肝氣乘脾所致腹瀉往往多見於女性患者,每因抑鬱惱怒或情緒緊張而誘發,治療的時候則要抑肝扶脾,運用健脾疏肝理氣藥物就會起到“止瀉”的作用。
中醫講究“治未病”,預防腹瀉,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勿吃不潔淨、腐敗食物。少吃生冷、辛辣、油膩等刺激性食物,警惕病從口入。其次減少與腹瀉病人的接觸,防治交叉感染。最重要的是保持心情舒暢,增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