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任醫師 盧海麗

       腦卒中是危害我國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高血壓是腦卒中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長期的治療,有效地控制血壓可以減少卒中的發生和復發。
  缺血性卒中二級預防中的血壓管理
  美國JNC7版高血壓指南中指出,高血壓治療能預防非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卒中再發和其他血管性事件,無論有無高血壓病史者均能獲益,故推薦所有的缺血性卒中/TIA患者應用降壓治療,但仍不明確具體的目標血壓以及降壓幅度,推薦應個體化治療,考慮可降低10/5mmHg。
  2009年發表在BMJ雜誌上一項抗高血壓治療預防心血管疾患的薈萃分析,分析了從1966~2007年共104項RCT研究,以心臟病事件(CHD)和卒中事件為終點,結果顯示:不同血壓水平,對CHD和卒中的終點獲益不同;降壓程度越大,則減少心血管事件的效果越佳,尤其在年輕、初始血壓高、以及多藥治療者;不同種類的降壓藥物,對CHD和卒中的終點獲益不同,卒中人群中CCB、ARB與利尿劑更優。
  PROGRESS研究中顯示,相比抗高血壓藥物單藥治療,聯合治療能更好地預防卒中復發。而發表在nature 綜述上一篇關於聯合降壓治療的文章,其中指出腎素-血管緊張素抑制劑和長效CCB聯合治療的臨床獲益更佳。

  最近一項全國研究調查顯示,雖然各種降壓藥物以不同的適應症在心血管科使用,但在神經科,CCB應用的比例最高。神經科獲益大多來源於CCB治療對頸動脈IMT的影響,2006年發表在strok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CCB在降壓的同時,能更明顯抑制甚至逆轉頸動脈的IMT。
  隨著鹽攝取量的增加,血壓也在同步上升,我國的鹽敏感型高血壓患者佔總人群的50%~60%。。一項研究觀察CCB在高鹽飲食階段和低鹽飲食階段的降壓效果,結果顯示,對高鹽飲食的高血壓患者,CCB的降壓作用獲益更多一些。
  CCB的總體達標率很好,而且CCB是高血壓患者聯合用藥的基礎,有很多降壓外益處。
  對缺血性卒中患者,合理選擇藥物規範進行抗高血壓治療,應根據“中國高血壓指南2010”中推薦的降壓原則:小劑量,長效製劑,聯合應用及個體化治療。個體化治療是指應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耐受性和個人意願,來決定相應的治療策略。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的血壓管理
  發生腦血流動力學改變的卒中時,應謹慎降壓。
  顱外頸動脈狹窄時,對血壓降低有一定的影響。從WASID研究中可以看到,雙側頸動脈狹窄70%以上,平均降壓幅度偏高,高於通常的降壓目標值。
  另外,對於不同血管交界區域的分水嶺梗死,這種患者本來就存在低灌注性梗死,因此不能血壓降得太低,應該非常慎重。

  總之,急性卒中的梗死形態與動脈狹窄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在卒中的急性期,未得到血管造影的時候,應該根據卒中梗死的範圍,去判斷血管狹窄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在卒中急性期,應慎重降壓。
  卒中急性期降壓治療與預後
  瑞典SITS-ISTR溶栓研究中觀察了高血壓、抗高血壓治療對溶栓治療的影響。當所有患者溶栓都很好情況下,多因素分析後發現,高收縮壓和不良預後相關,與症狀性腦出血呈線性相關;但收縮壓在140~150mmHg時,與良好預後有關。
  該研究最後得出結論:只要中等程度的降壓,在溶栓後的早期(7天),未揭示給既往高血壓患者帶來不良預後;新治療高血壓似乎也呈良好預後的趨勢。因此,臨床上多主張在病情穩定的時候,即開始常規的抗高血壓治療。
  卒中急性期降壓的具體策略
  關於卒中急性期的降壓一直有爭議,臨床醫生也努力在這方面進行研究探索。卒中急性期對高血壓患者進行降壓治療,對腦缺血和出血的混合研究中,收縮壓超過160mmHg時,積極降壓發現能降低死亡率;對腦出血的研究中,出血後6小時內行積極降壓治療,目標血壓是140mmHg,可以降低血腫增大的風險。
  在中國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指南中,建議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降壓閾值,分為:
  (1)一般卒中患者,其收縮壓在急性期達到200mmHg,即進行藥物治療干預;
  (2)溶栓的卒中患者,應使血壓控制在收縮壓<180mmHg,才能開始溶栓;
  (3)急性卒中伴有其他情況,比如嚴重心功能不全、主動脈夾層、高血壓腦病的時候,我們應緩慢降壓治療。
  對缺血性卒中二級預防中的血壓管理,降壓目標值為140/90 mmHg,降壓治療應以達標、聯合和緩慢降壓為主。卒中急性期,對有腦血流動力學改變的卒中,應謹慎降壓;應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實行不同分層的個體化血壓管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