跖痛症是指前足跖趾關節跖側的疼痛。跖痛症不是一個診斷,它可由多種原因引起。由於拇趾和小趾的跖痛都有其特有的診斷,所以通常所說的跖痛症是指2-4跖趾關節跖側的疼痛,又稱為中間跖痛症。
一、病因
(一)各種原因引起的前足生物力學的改變,使中間跖骨承受較大應力。
1、各種拇趾病變引起拇趾負重能力的降低,使負重向外側足趾轉移。如拇外翻、拇僵硬、第1跖趾關節關節炎等。
2、中間三個跖骨活動性較少,比較穩定。如果足的內外側柱過度活動,將使中間跖骨承受更大應力。
3、各種原因引起的足趾錘狀趾等畸形,使近節趾骨背伸,向跖側擠壓跖骨頭,使跖骨承受較大應力。
4、跟腱或腓腸肌腱攣縮,使足在步態推進時,不能足夠地背伸,前足將承受更大應力。
(二)解剖結構的變異或改變。
1、第1跖骨先天性過度短縮。又被稱為Morton足。拇趾負重能力較低,應力向外側足趾轉移。
2、第2跖骨先天性過長。在步態的推進期,過長的第2跖骨成為“槓桿”,承受較大應力。
3、高弓足。僵硬的足的結構,使足不能很好地吸收、緩衝應力;跖骨頭常成為應力的集中點。
4、先前的創傷和手術,過度短縮或抬高了第1跖骨。
5、中間跖骨的降低。如骨折或跖骨頭病變的增生。
(三)跖趾關節的炎症。
1、類風溼關節炎。滑膜病變可損傷關節周圍的韌帶和肌腱,晚期跖趾關節常出現背側脫位,跖骨頭突向跖側,引起疼痛。
2、其他原因引起的滑膜炎。
3、跖趾關節骨性關節炎。
(四)損傷。
1、跖骨頭軟骨損傷。
2、跖骨頭缺血性壞死。
3、跖趾關節不穩定。
(五)其他原因。
1、跖間神經瘤。趾總神經受到擠壓,引起跖骨頭周圍的疼痛。
2、跖骨疲勞骨折。
3、面板過度角化症。
二、臨床表現與診斷
患者感覺前足跖側疼痛,行走加重,非負重後多可緩解。不能穿穿薄的硬底鞋或高跟鞋。有時,可有跖趾關節的腫脹。多伴有跖骨頭跖側的疼痛性胼胝。
檢查應注意有無錘狀趾,前足過度旋前、內外側柱的不穩定,足弓狀況、跟腱及腓腸肌腱攣縮等。跖趾關節腫脹,關節的活動度和穩定性。壓痛的部位,大部分患者壓痛位於跖骨頭跖側。肌腱和跖板的損傷,壓痛可位於跖趾關節遠方。跖間神經瘤壓痛位於跖骨頭之間。跖骨的直接壓痛,應懷疑疲勞骨折的可能。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的前足一般表現為拇趾外翻,其它足趾錘狀趾畸形。對於跖趾關節的不穩定者,跖趾關節的Lachman試驗表現陽性。
X線對於診斷有重要意義。可瞭解跖骨的長度以及跖趾關節有無病變及損傷。對於有些患者不能明確病變部位,可在疼痛部位放置標記,再照X線,以幫助確定病因。對於跖骨的疲勞骨折,症狀出現的頭2周內常在X線上無表現,需要再次複查。
化驗檢查:血沉、類風溼因子、C反應蛋白、血尿酸等。
跖痛症不是診斷,應仔細檢查,確定引起跖痛症的原因。
三、治療
1、非手術治療
(1)減少活動。避免穿薄底的鞋在硬的路面長時間行走。
(2)對單純疼痛性胼胝,可到浴池或自己用專用修剪刀切削或磨去增厚的胼胝,可以減輕疼痛。但不能根治跖痛症,只能緩解症狀,每2-3月修剪一次。
(3)足墊。對於大多數跖痛症,以由於足底區域性應力增加所至。使用軟的足墊可緩衝區域性應力。另一種足墊是將跖骨頭近端撐起,從而達到減少跖骨頭所受到的應力。
(4)穿硬的、弧形底的的鞋,鞋內襯軟的鞋墊。在行走時可減少前足所受到的應力,減輕症狀。
(5)錘狀趾畸形,可使用矯形器糾正趾間關節屈曲和跖趾關節背伸。以減輕近節趾骨對跖骨頭的擠壓。
(6)肌腱、關節囊、韌帶損傷後引起的炎症和關節的滑膜炎,可使用理療和封閉治療。
(7)使用非甾體消炎止痛藥物。
(8)跖間神經瘤還可使用激素注射至兩個跖骨頭間的趾總神經周圍。
(9)疲勞骨折時,穿前足免負荷鞋2月。
2、手術治療
如果非手術無效,症狀有較重,影響生活和工作,可以考慮手術治療。
(1)由於區域性應力增加引起的跖痛症,最多采用的手術是將相應跖骨截骨,使跖骨頭抬起或短縮跖骨。如跖骨頭頸部的Weil截骨。
(2)對於錘狀趾需要鬆解跖趾關節周圍軟組織,如延長伸趾肌腱,側副韌帶和跖板鬆解。趾間關節的屈曲畸形需要行成形術,或行關節融合、人工關節置換。
(3)由於跖骨頭軟骨損傷引起的關節滑膜炎,可清理滑膜、碎裂的軟骨。跖骨頭嚴重的變形需要切除跖骨頭,行人工關節置換。
(4)跖間神經瘤可行趾總神經的鬆解或切除。
(5)嚴重類風溼關節炎的前足常有明顯的跖痛症,常需要行前足重建手術。第1跖趾關節融合或關節置換,2-5跖骨頭切除。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