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乳腺外科 副主任醫師 孫志國

  一、 定義

  本病是婦女常見、多發病之一,多見於25~45歲女性,其本質上是一種生理增生與復舊不全造成的乳腺正常結構的紊亂。在我國,囊性改變少見,多以腺體增生
為主,故多稱“乳腺增生症”。世界衛生組織(WHO)統稱“良性乳腺結構不良”。本病惡變的危險性較正常婦女增加2~4倍,臨床症狀和體徵有時與乳癌相 混。

  二、 病因

  本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瞭。目前多認為與內分泌失調及精神因素有關。黃體素分泌減少,雌激素相對增多,本病的重要原因。主要為乳腺間質的良性增生,增生可發生於腺管周圍並伴有大小不等的囊腫形成;也可發生在腺管內而表現為上皮的乳頭樣增生,伴乳管囊性擴張。此外,尚有一種小葉實質增生的型別。

  三、 主要臨床症狀

  突出的表現有乳房脹痛和乳內腫塊。

  1、乳房脹痛:常見為單側或雙側乳房脹痛或觸痛。病程為2個月至數年不等,大多數患者具有周期性疼痛的特點,月經前期發生或加重,月經後減輕或消失。必須注意的是,乳痛的週期性雖是本病的典型表現,但缺乏此特徵者並不能否定病變的存在。

  2、乳房腫塊:常為多發性,單側或雙側性,以外上象限多見;且大小、質地亦常隨月經呈週期性
變化,月經前期腫塊增大,質地較硬,月經後腫塊縮小,質韌而不硬。捫查時可觸及腫塊呈節結構,大小不一,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多有觸痛,與面板和深部組織無粘連,可被推動,腋窩淋巴結不腫大。

  此外,尚有病程長、發展緩慢、有時可有乳頭溢液等表現。乳房內大小不等的結節實質上是一些囊狀擴張的大、小乳管,乳頭溢液即來自這些囊腫,呈黃綠色、棕色或血性,偶為無色漿液性。

  四、 輔助檢查

  根據上述的臨床表現及體徵,診斷本病並不困難。但要注意的是,少數患者(約2~3%)可發生惡變,因此,對可疑患者要注意隨訪觀察,一般每三個月複查一次。對單側性且病變範圍侷限者,尤應提高警惕。

  五、 治療原則

  由於對本病發生的機理和病因尚無確切瞭解,目前治療上基本為對症治療。症狀較明顯,病變範圍較廣泛的病人,可以胸罩托起乳房;口服中藥小金丹或消遙散,或
5%碘化鉀均可緩解症狀。近年來類似的藥物產品較多,如乳塊消、乳癖消、天冬素片、平消片、囊癖靈、三苯氧胺等等,治療效果不一。

  六、 護理措施

  1、減輕疼痛

  (1) 心理護理:解釋疼痛發生的原因,消除病人的思想顧慮,保持心情舒暢。

  (2) 用寬鬆乳罩托起乳房。

  (3) 按醫囑服用中藥調理或其他對症治療藥物。

  2、定期複查和乳房自我檢查,以便及時發現惡性病變。

  七、 預防保健

  1、保持情緒穩定,減少精神刺激。據統計,85%的病人在患病前有不良情緒改變,精神刺激可致體內雌激素水平升高,內分泌紊亂。

  2、注意勞逸結合。普查中知識分子集中的單位發病率較高,根據這一點,知識女性要特別注意勞逸結合,另外堅持母乳餵養可減少發病,因為哺乳可降低乳腺增生的發病率,還可減少流產次數,也可降低發病率。

  3、藥物治療。中醫藥治療是目前主要的治療手段,臨床證明中藥治療效果很好。

  4、手術。對乳腺增長病來說,區域性切除手術不能達到治療目的,更多地在於排除乳房惡性病變,對於腫塊較硬,難以與乳腺癌鑑別時,行手術治療以明確診斷是必要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