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外科 主任醫師 陳明

       慢性踝關節外側不穩多來源於外側韌帶的陳舊性撕裂,亦有由於腓骨肌腱脫位、半脫位或肌腱撕裂以及腓淺神經損傷導致的感覺本體反射紊亂引起,極少患者系由於神經原病或脊髓灰質炎導致神經運動功能障礙所致。本文所述慢性踝關節前外側不穩特指距腓前韌帶和/或跟腓韌帶的陳舊性撕裂。 

    踝關節外側韌帶複合體包括:距腓前韌帶(厚2~2.5mm)、跟腓韌帶(厚3mm)、距腓後韌帶,而距跟外側韌帶(越過距下關節)是位於距腓前韌帶和跟腓韌帶之間並與兩者容融為一體。踝關節外側韌帶撕裂遠比外踝撕脫骨折常見,由於距腓後韌帶是三束韌帶中最強的,故踝關節外側韌帶撕裂以距腓前韌帶和/或跟腓韌帶撕裂同時並有關節囊的撕裂後韌帶、關節囊鬆弛引起的前外側不穩最為多見。經典的再損傷模式為行走時擺動相的內翻、跖屈、內旋。
  根據損傷病理學踝關節韌帶損傷分三型:Ⅰ型:輕微的韌帶損傷;Ⅱ型:韌帶的不完全損傷;Ⅲ型:韌帶的完全破裂。韌帶是寡血管的器官,其血供主要來自周圍軟組織而非骨結構,以疤痕組織自愈,傷後6周以纖維組織完成修復,Amiel對動物實驗發現縫合和未縫合的韌帶癒合後於鬆弛位測量長度二者幾乎相同,但牽拉後二者差別明顯。對於輕微的韌帶損傷經過正規保守治療多可自愈,而嚴重的韌帶撕裂以及未經正規保守治療或保守治療失敗的患者多會遺留慢性踝關節不穩定而需要外科手術介入治療。急性踝關節外側韌帶損傷後慢性不穩定發生率約為15%~20%,國內亦有學者報道為10%~30%。慢性踝關節不穩常導致功能及器質性損害,反覆軟骨損傷既而發生退行性骨關節炎及慢性滑膜炎引起關節疼痛。

  本病青壯年多見,男女發病無顯著差異。患者多有急性踝關節跖屈內翻扭傷史(或稱踝的旋後損傷),致傷原因最常見為運動損傷未與正規保守治療或保守治療失敗,其次為交通事故致傷,踝關節骨折合併韌帶損傷由於重點治療骨折而未對韌帶損傷予以正當處理或手術中追求解剖復位而致韌帶損傷亦可導致外側不穩,另外還包括墜落傷、腫瘤等,腓骨取骨後如保留過短(<10%)亦可出現外側不穩。本病主要表現為反覆扭傷,有些病人感覺活動僵硬。多數病人因再次扭傷踝部前來就診,主訴腫脹、疼痛、不穩定感。物理檢查包括外踝下區域性壓痛,內翻應力試驗、前抽屜試驗、腓骨長短肌軟弱。
  影像學資料普通X線片僅能除外有無合併骨折及關節內遊離體,不能顯示周圍韌帶關節囊損傷。關節造影術、腓骨肌腱鞘造影術曾被用來診斷有無關節囊韌帶斷裂,因有創操作,檢查複雜隨著新技術的出現逐漸被淘汰。應力位放射線檢查作為評估踝關節鬆弛尤其是關節不穩的重要工具已被大多數學者所接受。根據內翻應力正位片,必要時可進行雙側對比。Takao認為當距骨斜角小於10°時只需修復距腓前韌帶,而當距骨斜角大於10°時則需同時重建ATFL和CFL。國內報道距骨斜角為7°~15°或與健側差值大於2°為陽性。但是對距骨傾斜和距骨向前移位的;側位片部分患者可出現距骨向前脫位;國外文獻報道多以距骨前移距離(ATT)≥6~10mm,與健側差值(ΔATT)≥3mm為陽性指標。目前國內尚無統一標準,有學者推薦國人ATT及ΔATT分別為≥8mm和≥2mm,並認為由於粘連等因素此標準應較急性損傷時為小。

  超聲可對踝關節韌帶的損傷作出診斷,根據損傷程度分挫傷、部分撕裂、完全撕裂三種類型,與病理診斷有較好的相關性,並可進行動態檢查。超聲對急性損傷診斷較敏感,可明確韌帶損傷的範圍、型別和程度,特別是對完全撕裂的診斷具有很高的準確性。但對慢性關節不穩Ⅱ度損傷的韌帶功能狀態缺乏量化指標,可依據雙側對比。這就需要檢查者具有豐富的經驗,以避免漏診或誤診。
  隨著MRI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急性創傷的診斷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缺乏臨床分型及對預後的指導。目前尚無慢性不穩的診斷報道。
  大多數學者不主張在創傷急性期進行手術治療。最有效的保守治療為踝關節制動於中立位或稍外翻位。但也有些學者主張早期的功能性活動包括踝關節及距下關節的運動;足踝部肌肉尤其是腓骨肌的等長和異長收縮、耐力訓練;以及對本體感受器的訓練,本體感受器可增強動態穩定,是康復訓練必不可少的部分。護踝或彈性繃帶有助預防踝部扭傷的再次發生,這在有此危險的活動中尤其重要,這類患者需要積極的手術治療。大多數運動員經過這些方式可以完全治癒。80%~85%的患者可通過正規的功能康復性治療恢復關節的穩定性。最明確的手術指徵仍是非手術治療失敗。
  目前踝關節外側不穩的手術術式很多。大致可分為兩大類,即直接對外側韌帶的解剖修復和利用臨近的肌腱韌帶組織重建外側韌帶功能的非解剖修復。
  一類是外側韌帶的解剖修復。這種方式手術損傷範圍小,手術時間短,充分利用了局部的解剖結構並保留了距舟關節和距下關節的活動度,術後併發症發生機率小。
  Brostroms在1966年首先報道對60例慢性踝關節前外側不穩的患者通過在中段縮短ATFL直接縫合,其中30%的患者同時修復了CFL,其成功率達80%。這一技術開創瞭解剖修復的紀元,隨後改良的術式不斷創新。包括重疊剪斷的韌帶兩端縫合以加強韌帶強度;或在腓骨遠端鑽孔縮短近端韌帶,亦可結合腓骨骨膜覆蓋以加強吻合端,其手術成功率均在87%~95%之間。評價指標包括活動度、力量、是否恢復到損傷前的活動水平、是否需再次手術及併發症。
  Gould等通過重疊縫合ATFL和CFL後再將屈肌支援帶外側部附著於腓骨遠端並以腓骨骨膜覆蓋以提供距舟和距下關節的穩定,這一術式適用於任何需要Brostroms韌帶修補術的患者。Hamilton等對職業芭蕾舞演員和運動員施行此種改良的Brostroms韌帶修補術取得了良好效果,而將此手術推廣到高水平運動員中。
  Karlsson等利用改良的Brostroms韌帶修補術同時修復ATFL和CFL效果優於單純修復ATFL取得了80%的優良率。並指出手術效果不理想與患者韌帶鬆弛廣泛、時間較久以及既往實行過手術有關。
  因為韌帶的不可再生性以疤痕組織修復這類手術對修復的韌帶本身要求較高,術中可能需要清除韌帶內的疤痕組織,因此對於已縮短或損傷較重及先天薄弱的患者原位解剖修復非常困難,不適用這類手術,多需移植其他組織加強或替代。
  另一類方式稱之為移植重建即通過自體韌帶或其它移植物重建距腓前韌帶和跟腓韌帶的功能以加強踝關節外側的穩定性。這類手術的好處在於在加強薄弱的韌帶,因此適用於韌帶嚴重損傷或先天薄弱者另外肥胖者也需要這類手術增強其穩定性。
  Nilsonne 首先報道了這類手術,但並未引起足夠重視。
  Chrisman and Snook利用縱行劈開的腓骨短肌腱較好地保留了肌肉的運動功能。其遊離端通過腓骨後再穿過跟骨鑽空後固定於自身。這一術式更加限制了距下關節的活動。1985年Snook改良了他們的手術將移植物穿過跟骨的位置後移使其接近跟腓韌帶的解剖位置,並避免了對距舟關節和距下關節活動的限制。在隨訪的48例患者中38例取得良好效果。效果不佳這都由於嚴重的再損傷。Leach等進一步改良了這種手術將移植肌腱的前段同ATFL結合在一起以更好地模擬ATFL的方向,並同時重建了ATFL、CFL和TCLL(距跟外側韌帶),尤其適用於合併距下關節不穩者,該術式目前應用最為廣泛。Colville and Grondel利用屍體的踝部重複了這一手術,然後切開觀察重建韌帶與ATFL和CFL的平行程度來評估重建效果,發現由於韌帶位置的廣泛變異,在很多案例上重建韌帶明顯偏離解剖位置。
  Watson-Jones腱固定術教好地重建了距腓前韌帶,但通過腓骨短肌腱遠端模擬重建跟腓韌帶時偏差較大。
  Evan’s腱固定術Evan’s手術是取部分或全部腓骨短肌腱遠端保留其在第五跖骨的遠端,其遊離端自前至後穿過腓骨遠端或置於腓骨前縫合於骨膜再固定於自身,腓骨短肌肌腹則吻合到腓骨長肌腱。術中足部的位置和縫合的張力影響術後踝關節的穩定性以及對距下關節活動度的束縛。從解剖上來說轉移肌腱的位置並沒有重建ATFL或CFL而是經過兩者之間。術後踝關節的背跖屈將輕微受限,距骨前移控制不理想,距下關節活動度減小。亦有術後併發血管源性距骨骨壞死和腓骨長肌斷裂的報告。黃河等對42例外側不穩者行改良Evan’s手術隨訪2~6年4例患者仍存在異常活動X片顯示踝關節退變,且術後疼痛症狀緩解不滿意。
  但這些功能重建手術都是以削弱腓骨肌力量為代價,增加了踝關節不穩定因素且並未能達到解剖重建。如此時重建韌帶位置欠佳,後果將是災難性的。Dowling認為腓骨短肌腱及其和CFL之間的結締組織對維持踝關節旋後穩定具有保護作用,因此是否值得損失腓骨短肌重建外側韌帶尚有待商榷。
  國內有報道利用第三腓骨肌腱或小趾長伸肌腱單純修復距腓前韌帶的屍體試驗,目前尚無臨床報道。
  保留腱紐的意義:鍵紐指由肌腱外膜包繞伴行進出肌腱的血管神經蒂。韌帶內有豐富的神經組織,具有閾值高低不同、適應性快慢不一的大量感受器。儘管有不少修復重建韌帶損傷的方法,但結果往往令人失望,產生功能性失衡、感覺缺失、肌無力綜合徵。Frank認為這種綜合徵原因在於受傷關節的關節囊和韌帶發生傳入神經阻滯因此,外科治療中減少關節感覺的破壞很重要。保留腱紐既可保留移植組織的血供,又可保留移植組織的神經,對康復期輔助訓練、感覺重建具有積極作用,可以使關節損傷後功能穩定性得到改善。
  又不斷有人提出利用自體腓骨膜、筋膜、真皮、移植腱等對外側韌帶進行解剖重建。郭洪旺等對30例外踝不穩者行腓骨膜反轉修復術,術後3例患者病理檢查顯示纖維組織骨化。
  Ken Nakata等利用幹化輻照後的異種筋膜對20位患者的24個外側韌帶行解剖修復,3.1~10年隨訪60%患者療效滿意,35%療效較好,5%療效可。術後無感染和活動受限。但並未對術後疼痛症狀的改善做出評估。
  醫學家們還在繼續尋找理想的人工修補材料。20世紀50年代,Cumberland和Scals創立了理想的可植入材料的相關標準:材料不被組織液物理變性、化學惰性、不激發炎症或異物反映、非致癌物、不引起變態反應或高敏反應、保持機械張力、能夠根據所需形狀安放和能夠滅菌。因此又有學者嘗試利用親水膜以及碳纖維重建外側韌帶,首先內建物的選擇是急需解決的問題,要求長久保持張力且具有一定的彈性形變能力。由於踝關節皮下脂肪層薄弱面板張力大等因素內建物可能增加切口感染及延遲癒合機率,且外踝相對暴露切口選擇及內建物厚度均應考慮到這些因素。且由於人工材料修補後缺少腱反射保護機制故術後能否達到理想效果尚有待大樣本和長期隨訪觀察。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