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血管外科 副主任醫師 趙俊卿

  患者男性,74歲,主因突發左下肢疼痛、發涼5天入院。既往有腦梗塞病史7年,無間歇性跛行病史,有吸菸、飲酒史。查體:左足面板乾燥,足趾處面板青紫,觸痛,患肢中段以下皮溫偏低,股動脈波動可觸及,N動脈、足背動脈、脛後動脈未觸及波動。

  1、右側髂總動脈管壁鈣化,

  2、右側股動脈下段侷限性變細,

  3、左下肢股動脈中段以上狹窄,中段以下閉塞,N動脈閉塞,

  4、左側脛前動脈、脛後動脈、腓動脈纖細。診斷為,雙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左下肢急性動脈血栓形成,陳舊性腦梗塞。入院後第4天,行左下肢動脈造影,置管溶栓術,術中見髂動脈迂曲管壁不光滑,左股前動脈自分叉開口處閉塞,呈突然截斷徵,股深動脈顯影可,側枝迴圈建立差,延遲造影,股淺動脈、N動脈及遠端動脈主幹未顯影,用導絲鑽擠技術將導絲置於股淺動脈,跟進導管置於股淺動脈主幹內10cm,造影見股淺動脈多發充盈缺損,留置導管內注入尿激酶20萬單位/日溶栓治療,入院第6天再次行左下肢動脈造影見,左股前動脈及股深動脈顯影可,管壁不光滑,未見充盈缺損,N動脈閉塞,呈突然截斷徵,小腿動脈未顯影,側枝迴圈未建立,遂行左N動脈球囊擴張、置管溶栓術。

  運用鑽擠技術通過N動脈並進入脛前動脈,置入5mm*80mm球囊配合壓力泵擴張N動脈,置入溶栓導管於N動脈,注入尿激酶50萬單位/日溶栓治療。術後患肢皮溫漸增,溫度達足跟處,足趾呈缺血壞死,足背出現張力性水泡。壞死平面漸顯露。溶栓治療共10天,拔出溶栓導管,複查下肢動脈CT-A提示:股淺動脈閉塞,股深動脈與N動脈側枝迴圈建立,遠端小腿動脈顯影。

  討論:急性肢體缺血是目前血管外科醫生面臨的最具挑戰性的課題之一,每年發病率大約1、7例/萬人,儘管手術技術和治療水平不斷提高,發病率和死亡率依舊較高,死亡率超過25%,生存者的截肢率超過20%。其高死亡率往往與合併嚴重的併發症有關。

  本例患者高齡,既往有腦梗塞病史7年,股N動脈長段急性閉塞,動脈造影提示股深動脈與遠端動脈不能建立充分的側枝迴圈,文獻報道,股淺動脈結紮後遠端肢體壞死率達10%~55%,N動脈結紮後遠端肢體壞死率達40%~76%,該患者肢體遠端缺血不能緩解,出現典型“5P”症狀,靜息痛,面板花斑,發紺,感覺、運動障礙出現。患肢急性缺血時間較長,缺血癥狀較重,需及時治療避免壞死可能。

  50年前,截肢是急性下肢缺血的唯一治療手段,目前動脈切開,Fogarty球囊導管取栓術已成為動脈血栓形成手術治療的傳統術式,20世紀50年代中期,溶栓治療作為動脈血栓形成治療的另一選擇逐漸受到重視。隨著介入技術的飛速發展,,溶栓治療技術較前有了較大改進,導絲技術的應用可使溶栓導管進入病變部位更具可選擇性,多側孔溶栓導管使長段血栓溶解的效率更高。溶栓藥物劑量的探索性研究使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大大提高,在美國,溶栓治療被認為是急性動脈阻塞的治療標準之一。

  重度患肢缺血的患者的圍手術期死亡率極高,溶栓治療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生存率,在對一週之內的症狀性缺血患者的研究中,Rochester實驗將尿激酶與手術治療進行對比發現,非手術治療組死亡率極低,這與圍手術期的心肺併發症的減少有關。一些多中心研究表明,部分下肢缺血患者更適用於溶栓治療。溶栓與外周血管手術對比實驗(TOPAS),將544名患者進行最佳劑量的尿激酶溶栓與手術治療進行比較,在保肢方面得到的初步結論中兩者無明顯差別,但在一年隨訪中發現,溶栓治療患者再次治療的數量及療程大大減少,但出現出血併發症的機率升高,但這並未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提高死亡率。

  患者術後患肢缺血癥狀好轉,術後間斷髮熱,考慮與毒素緩慢入血有關,腎功能,血鉀,無明顯異常,無心肺併發症,在治療中未能正確判斷病情的急緩及嚴重程度,未能及時治療干預,發病10天后患肢瀕於壞死時才行手術干預,致使患肢末端於治療期間缺血壞死。

  2、成功的溶栓治療尚需在血栓溶解之後進行必要的外科手術或腔內修復治療。腔內修復治療例如:球囊擴張、支架植入術可用來溶栓後狹窄病變的治療。本例患者溶栓後股淺動脈開口處狹窄明顯,因給予干預處理。

  3、抗凝溶栓藥物及其劑量的運用。

  急性動脈缺血患者半數伴有其他各種併發症,並且術後再灌注可能出現嚴重併發症,任何手段的干預都可能誘發併發症的出現,因此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尤為重要。介入導管溶栓治療減低手術併發症,微創、有效。尤其對高齡、高危患者,更具優勢,需我們在臨床上進一步觀察確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