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消化內科 副主任醫師 陳香宇

  在消化內科門診,經常看到這樣的胃鏡報告:“胃息肉”。一些患者看到這樣的報告,以為自己得了胃癌,常為此焦慮不安。那麼胃息肉究竟是怎麼回事?有沒有可能癌變?需要怎麼治療?特就相關問題進行彙總並解答,以饗讀者。
  一、什麼是胃息肉?
  “息肉”這一名稱通常只表示肉眼所觀察到的隆起物,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長出的乳頭狀突起,多是由胃黏膜異常增生而來的。較小時常無明顯症狀,一般都是在胃鏡檢查、胃腸鋇餐造影或其他原因手術時偶然發現。
  二、胃息肉會癌變嗎?為什麼要做活檢?
  不少人發現胃長有息肉,他們常產生這樣的疑惑:胃息肉這種病危害大不大?會不會發生癌變? 事實上,胃息肉通常分兩種,一種叫腺瘤性息肉,是由密集的、排列擁擠的、增生旺盛的胃腺體組成的,因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癌變率可達30%~58.3%,被人們稱“癌前病變”;另一種叫增生性息肉,也叫炎性息肉或再生性息肉,屬於胃腺體增生延長,排列比較紊亂,腺體之間有較大空隙,有的中間夾有未成熟的細胞,絕大多數無不典型增生,癌變率只有0.4%左右。做活檢的目的就是通過病理證實息肉是腺瘤性息肉或者是增生性息肉,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原則上需要切除治療,以絕後患;如果是增生性息肉,依據病因,採取相應措施。

  三、胃息肉是如何形成的?
  目前,對胃息肉的病因及發病機制仍不完全清楚,初步研究提示:增生性息肉或炎性息肉通常是由於胃內感染和損傷引起的適應性反應,如幽門螺桿菌(H. Pylori, Hp)感染,在中國,感染率達57%~75%,Hp陽性的增生性息肉患者在成功根除Hp感染後,其中約40%的患者息肉完全消退;而腺瘤性息肉和Hp感染關係不明確,它的發生多與基因突變有關,可能是由於外界或環境因素改變而導致多個基因改變而產生。
  四、胃息肉需要治療嗎?
  如前所述,有Hp感染的增生性息肉,需要根除Hp;腺瘤性息肉原則上需要切除治療(首選內鏡治療)。
  1、內鏡治療
  經內鏡切除是治療胃息肉的首選方法,主要包括高頻電凝切除法、微波灼除法、尼龍絲結紮法、氬離子凝固法、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等,其具有創傷小、併發症少、術後恢復快、無臟器功能損害等特點。若同時聯合無痛胃鏡技術,治療過程中患者無痛苦。
  高頻電凝切除法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高頻電流產生的熱效應使組織凝固、壞死而達到切除息肉的目的。
  微波灼除法利用微波產生熱效應的原理使組織凝固氣化進行息肉灼除,同時具有止血作用,適用於直徑<2cm的無蒂息肉,對較小息肉可一次性灼除,較大者則需多次治療。尼龍絲及橡皮圈結紮法通過結紮息肉根部,使其缺血壞死,達到治療目的。結紮後約1周左右息肉脫落並形成淺潰瘍,最終形成瘢痕而癒合。

  氬離子凝固術氬氣可通過離子化傳導高頻電流,使組織發生凝固壞死,主要適用於廣基無蒂、直徑<1.5 cm的息肉。
  EMR是指於病灶(如無蒂息肉、平坦或淺凹陷型息肉)的粘膜下層內注射藥物形成液體墊後,切取大塊粘膜組織的技術方法。其優點是不用開刀手術,在內鏡下即可將病灶切除,EMR技術在對胃損傷最小的情況下增加病灶切除的面積和深度,達到根治的目的,傳統觀點[7,8]認為需要開腹手術(如息肉直徑>2 cm,息肉併發出血)的患者,基本上被EMR方法替代。
  ESD是指在內鏡下運用改良的針刀直接從黏膜下層對黏膜進行剝離。ESD最初起源於日本,是目前最常用的大面積病變切除方法。ESD用一根普通單通道內鏡對病變進行整塊切除,不但實現了大面積病變的整塊切除,並且提供了準確的病理分期以預防復發,即使息肉直徑>3cm或息肉癌變但不浸潤至黏膜下層者,同樣可以切除,避免外科手術。
  2、抗Hp治療
  研究表明,Hp感染與增生性息肉的發生密切相關,Hp陽性的增生性息肉患者成功根除Hp感染後,約40%患者息肉完全消退。
  3、手術治療
  手術適應證為:息肉癌變,浸潤至黏膜下層。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