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外科 副主任醫師 李曉峰

  人工髖關節置換(THA)術後,腰腿活動能恢復正常嗎?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通過康復訓練,患者基本上都可以恢復到正常人的活動水平,即生活中各種活動都可以做。但取得這樣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前提:

  1、導致患者置換髖關節的疾病不是一些特殊的病。如果患者是因為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嵴柱炎等疾病而需要換髖關節,那麼,該患者即便在換完關節後,也可能因為這些疾病術前即存在或繼續發展而出現多處關節畸形,部分患者甚至會伴有嵴柱畸形,如嵴柱前弓、後凸、側彎等。而這些嵴柱和關節畸形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人工髖關節的使用,進而讓患者不能恢復到正常人的活動水平;

  2、如果是因為普通的股骨頭壞死、股骨頸骨折等疾病導致的髖關節病變,這些患者在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要保證六週內不發生髖關節脫位。一旦發生髖關節脫位,需要進行及時復位、限制活動,如果反覆脫位還需考慮二次翻修等問題,即便之後經過康復訓練,也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才能達到正常人的活動水平。

  對於以上兩個前提條件,第一點因為疾病的性質,患者術後無法改變,所以無能為力。但對於第二點,患者是有能力做到的。為預防人工髖關節脫位,患者在術後六週之內,雖然坐、站等動作都可以做,但儘量不要坐矮凳子或較矮的沙發,六週之後才可以坐。此外,6周之內不要做蹺二郎腿或者盤腿的動作,每次翻身如果患側在上面時,兩腿之間需要夾枕頭。對於下蹲這個動作,一般建議在術後三個月或半年以後再做,術後六週內尤其不能做。

  除此之外,患者術後行走的時間也有一定的要求:術後六週之內,患者可以每天早、中、晚三次扶習步器散步慢走,但每次只需走15~20分鐘左右就需要坐下休息;等到術後六週之後,這個時間可延長至每次半小時左右。如果患者每次散步的時間過長,短時間內會增加人工髖關節的壓力。同時容易出現患肢水腫的情況,也會因為活動時間長導致肌肉痠痛,影響術後的恢復的過程。

  人工髖關節置換(THA)術後康復訓練:六週是分界線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不要急於進行康復訓練。因為髖關節是一個球窩關節,當裝上人工髖關節後,它有一個穩定的過程。為了預防人工髖關節脫位,原則上,在術後六週之內不要做太多活動,真正的康復鍛鍊應該在術後六週以後開始。

  那麼術後六週之內就躺著不動了嗎?當然不是。患者在術後六週之內需要進行的康復內容包括:

  術後六週內,如何防血栓?

  1、使用足底靜脈泵(一般在醫院進行):一般在術後第二天就可以開始使用足底靜脈泵,堅持一週,即可有效預防血栓。因為術後患者雖然可以很快下地,但仍然需要限制活動,而在患者沒有下地活動時,足底靜脈泵可以幫助患者做收縮活動,擠壓靜脈,增加血液迴流,進而預防血栓,可以說這是一種被動的收縮訓練。

  2、小腿肌肉收縮訓練,促進血液迴圈。具體的訓練方法為:患肢放在床上儘量伸直,腳趾均往頭側背伸到最大限度,將腿上的肌肉儘量繃緊,堅持5~10秒種,然後放鬆,再繼續練習,每次進行20組,每天進行2~3組。這是預防血栓的一種主動收縮訓練。

  3、軸線的屈伸活動訓練,主要包括主動的坐床邊重力自然下垂以及被動的CPM機器輔助訓練等。

  手術六週後,如何康復訓練

  等到手術六週後,真正的康復訓練開始了。患者需要做外展肌訓練,這是髖關節置換術後最重要的訓練。所謂髖關節的外展肌,主要包括闊筋膜張肌、臀中肌、臀小肌等。這些肌肉不僅可外展髖關節,也能在負重運動中起到穩定的作用,尤其在步行時對穩定骨盆與保持身體平衡發揮重要作用。

  鍛練外展肌,主要靠側抬腿練習,側臥在床上或者站立位均可以。具體方法為:患者側臥,患肢在上,首先患肢外展,即抬腿,腳踝和腳尖向上勾起,與另一條腿呈45度,在此基礎上,再將患肢向後側伸展,堅持10秒鐘,然後放鬆10秒鐘,再繼續訓練。每日上午10~20次,下午10~20次。一般訓練6周後,疼痛會有明顯的緩解,行走跛行也可以改善。開始訓練時,如果外展肌力量很差的話,只能先站立訓練,向側方抬腿;待訓練一段時間,肌力增強後,再逐漸轉為進行側臥位的練習。

  值得注意的是,膝關節置換術後常常要求患者做伸直抬腿的股四頭肌鍛鍊,但這種訓練在髖關節置換術後並不建議做,因為容易對髖關節造成非常大的壓力。伸直抬腿時需要大腿使勁,這樣抬起的腿就相當於一個撬動的槓桿,用整條腿的重量撬動剛換完的髖關節,這是十分危險的。因此,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不建議做伸直抬腿,在床上平躺也只是做勾腳不抬腿的練習。

  3、康復訓練出現疼痛 兩種情況屬正常現象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康復訓練有助於患者儘早恢復正常的活動水平,然而康復訓練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疼痛,那麼出現疼痛就需要終止訓練嗎?

  事實上,術後患者在家裡無論進行什麼樣的訓練,訓練強度稍大時基本都會導致腿部痠疼或者傷口疼痛。這時患者一定要果斷停止鍛鍊,進行2~3天的觀察,如果停止訓練後疼痛消失了,這時可以恢復訓練。訓練強度跟之前保持一致即可,不要因為出現疼痛而減輕訓練強度。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停止訓練後疼痛並沒有消失,而是一直持續,這時就需要及時就醫。

  此外,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很多患者都有類似的經歷:走一下骨頭就頂著疼。事實上,在術後三個月之內,出現這種現象是十分正常的。因為人工髖關節置換的患者都是在手術六週以後才開始訓練肌肉,這往往導致患者的肌肉力量並不強壯。失去了肌肉保護的關節,就如同失去了潤滑劑,兩個堅硬的物體會頂在一起,進而引起碰撞的感覺,有時也會產生疼痛。所以,在剛換完人工髖關節後,患者往往都會有“走一下骨頭就頂著疼”的感覺。

  但如果超過三個月,這種痛感仍未緩解,就需要到醫院檢查血沉、C反應蛋白等專案,考慮有沒有出現其它問題。

  4、髖關節置換術後 什麼樣的動作算適度?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有的患者不注意新關節的保護,認為換了關節就高枕無憂了;有的患者則對新關節過度關注,做什麼都小心翼翼。那麼,人工髖關節術後,到底什麼樣的的運動、飲食才“適度”,我們來聊聊。

  術後六週之內不建議做下蹲以及穿鞋、穿襪等動作;手術六週後,穿鞋、穿襪、散步和慢跑步、游泳等行為都可以進行。如果有些患者不放心,認為術後六週太早,也可以推遲到三個月後;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並不是完全不能“蹺二郎腿”、盤腿。只是這些行為需要等到術後三個月,患者恢復得不錯以後才能做。如果在術後六週內做“蹺二郎腿”、盤腿等動作,很有可能會導致髖關節脫位,十分危險;

  術後患者不宜長時間坐著,因為久坐對於髖關節、腰椎等都是一個考驗。一般來說,這個“長時間”是指超過30~40分鐘。也就是說,建議患者坐30~40分鐘,就站立行走一段時間;

  術後患者上下樓梯時需要注意“好上壞下”,即上樓時健側的腿先上,下樓時手術一側的腿先下。此外,在術後三個月之內,患者上下樓梯要儘量扶著扶手。因為一方面剛做完髖關節置換,關節不一定十分穩固;另一方面,患者術後可能因為肌肉無力而發生摔倒。但手術三個月以後,如果通過側抬腿鍛鍊,患者已經恢復得比較好了,就不需要再如此小心;

  如果因為飲酒造成股骨頭壞死,進而需要髖關節置換,這類患者即使換了新關節,仍然建議戒酒或者減少飲酒。因為術後繼續飲酒有可能導致對側(好的一側)股骨頭壞死,同時也有可能對肝腎造成損害;

  人工髖關節置換後在飲食上並沒有太多注意事項,沒有必要因為手術而忌口。

  5、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 教你怎麼睡覺

  對於只做一側人工髖關節置換的患者來說,常常感到疑惑的是,換完關節後能夠側身睡覺嗎?側身睡覺會不會將新的髖關節“壓壞”?

  事實上,患者在術後1~2天就可以毫無顧忌的睡覺,不是一定要等到術後六週或者三個月以後才敢放心睡。因為人體有天然的“保護措施”,如關節周圍的肌肉、滑液等,它們時刻保護著關節的安全。此外,髖關節置換手術術中應該固定得非常結實才行。如果髖關節沒固定好,即使你不壓關節,它也會出問題。反言之,對於固定牢固的髖關節,隨便壓也極少因此出問題。要知道,髖關節置換後,人工的關節要使用20~3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醫生不可能讓這個關節睡一覺就鬆動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六週內,患者側身睡覺時如果患側在上面,必須在兩腿之間加一個枕頭,不要讓兩條腿併到一起;而患側在下面,反而不用加枕頭,可以毫無顧忌地睡覺。

  那麼,加個枕頭有什麼用呢?先說個題外話,在做髖關節脫位矯正手術時,醫生會讓患者處於側睡的姿勢,患側在上,內收患側將兩腿並在一起,然後把髖關節脫出來。看到這裡,大家就明白了,這個姿勢是有髖關節脫位的風險的,雖然機率很小,絕大多數患者這樣睡了之後也沒出現什麼問題,但為了以防萬一,還是建議術後六週之內、患側在上面睡時,在兩腿之間加一個枕頭,讓腿不要並在一起,髖關節會更穩固一些。等到六週後,關節囊已經長結實了,就不需要這些輔助保護了。

  6、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 教你怎麼墊鞋墊

  與膝關節置換不同的是,髖關節置換涉及兩條腿的長短問題,有可能做完手術後患者一條腿長一點或者短一點。如果做完手術後,患側腿長一點,應該在健康側墊鞋墊,反之亦然。一般90%以上的患者,手術之後不需要墊鞋墊。術後雙側肢體的長短差別在1cm之內的情況,患者很少有不適的感覺,也不需要進行墊鞋墊的處理。只有一些特殊的病例,手術導致的長短差別大於1cm以上才需要墊鞋墊。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防止因為肢體不等長而影響腰椎,進而導致嵴柱側彎、腰椎退變,出現骨關節疼、腰疼、腿麻等症狀。要知道,一旦因為肢體不等長而導致腰椎疾病,往往是很難修復的。

  至於鞋墊到底需要墊多高,總的原則是,差多少墊多少。測量方法為:當患者兩腿不等長時,脫了鞋站在地板上,把感覺短的一側腳底下放紙,然後不停地增加紙的厚度,直到患者自己覺得兩隻腳踩地的感覺是一樣時,紙的厚度基本就是鞋墊的厚度。

  一般而言,患者需要墊鞋墊的高度為1~3公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兩腿相差3公分以上,墊鞋墊需要循序漸進,不能一下子墊3公分。因為這類患者長期處於兩腿長度相差很大的狀態,腰椎往往已經受到影響,如果一下子墊高,患者會覺得短的一側腿變長了,腰受不了。這時候患者需要先從墊1公分的鞋墊開始,適應4~6周後,再增加到2公分,最後逐漸過渡到需要墊的高度。

  至於鞋墊到底需要墊多久,一般而言,兩條腿長短差距越大,墊鞋墊的時間越長。也就是說,如果兩條腿長短相差1~2公分以內,一般墊1年鞋墊,就可以讓人體接受並適應這樣的差距;兩條腿長短相差2~4公分,鞋墊就可能要墊很長時間,5年甚至更久都是有可能的,因為在短時間內,人體很難適應這樣的差距,只有等到腰部慢慢代償,才能逐漸適應;如果兩條腿長短相差5公分以上,則有可能需要墊更長時間的鞋墊。

  7、術後傷口疼痛 先找原因再治療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很多患者都反映,雖然醫生說手術成功了,但傷口一直疼。那麼,這種疼痛是手術導致的嗎?該怎麼辦呢?

  實際上,做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時,需要開一個比較大的切口,先將“壞的骨頭”鋸掉,然後裝上新的關節。這麼大的一個手術,術後傷口完全不疼是不可能的,但這種疼痛也要分情況進行區別對待。

  如果術後六週之內傷口出現疼痛,患者不需要過度緊張。因為這種疼痛是手術導致的組織損傷,引起的炎症反應,只需使用一些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即可,如芬必得、扶他林等。對於有胃部疾病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對胃刺激較小的西樂葆、美洛昔康,以及對胃腸道基本沒有刺激的吲哚美辛栓劑等藥物。此外,也可以適當用一些活血化淤的藥物。總而言之,六週之內的疼痛多數是無菌性炎症性疼痛,吃藥就能解決問題。但如果患者認為這只是一個小問題,自己扛扛就能行,不需要吃藥,那麼,這種未處理的炎症有可能進一步損傷患者的關節,後果不堪設想。

  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六週以後,傷口和關節囊都應該基本癒合,功能基本恢復良好。如果這時患者仍然感到傷口疼痛,則需要積極尋找原因。一般,術後超過六週仍然疼痛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感染造成的疼痛。如果患者術後超過六週或者3個月後,仍然反覆出現疼痛,尤其是出現明顯的間歇疼痛、夜間疼痛等,需要首先除外感染。這時要積極就醫,複查血沉和C反應蛋白這兩項指標,請主刀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肌肉訓練造成的疼痛。手術六週以後,患者需要進行肌肉力量的訓練,如果訓練情況不佳,患者走路時間稍長,就會感到髖關節痠疼或者髖關節外側臀部附近痠疼。這時通過外展肌鍛鍊就能夠緩解疼痛;

  其他原因造成的疼痛。術後超過六週出現突然疼痛,或者出現關節絞鎖現象(即關節在活動過程中突然被卡住,不能伸屈,這時通常有突然的疼痛),需要考慮是否出現髖關節脫位,或者因為外傷導致的骨折,這時需要積極就醫治療。

  8、髖關節置換術後出現腫脹怎麼辦?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很多患者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會有下肢的腫脹。之所以出現腫脹,是因為在做髖關節置換的過程中,醫生要對髖關節周圍的組織、肌肉進行鬆解,讓肌肉鬆弛便於手術,這不可避免地會傷害到一些並不十分重要的小血管。當血管受到影響後,血液迴圈變差,靜脈迴流不暢,就會導致下肢腫脹。尤其髖關節處於一個較重要的位置,下肢血液迴流都要經過髖關節,所以手術後更容易出現下肢腫脹。

  一般,患者在康復訓練後,下午和晚上這兩個時間段會出現明顯的下肢腫脹,而經過一晚上的平臥休息後肢體腫脹會消失。術後六週或三個月以後,如果仍然出現下肢腫脹,尤其跟另一條腿相比,患側腿腫脹比較明顯,建議患者到醫院做一個雙下肢靜脈彩超,排除下肢靜脈血栓的可能。要知道,下肢靜脈血栓的典型症狀就是肢體腫脹,此時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由於血栓脫落而導致肺栓塞。因此,這時如果出現下肢靜脈血栓,這時要以治療血栓為主。

  如果做了彩超,確定不是下肢靜脈血栓以後,為了消除腫脹,患者可以使用一些對血管有消腫作用的藥物,如邁之靈、吲哚美辛栓等。同時,需要適度減少行走等康復訓練的強度,並且抬高患肢,促進血液迴圈,讓靜脈迴流更加暢通。

  9、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 感染是災難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患者需要特別小心關節感染,因為一旦出現感染,患者就要面臨再次甚至多次手術,可謂是一種災難性的後果。現在,全世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最低的感染率基本控制在1‰~2‰;在中國,術後感染率基本在2‰~5‰之間。一般來說,以下三種人群容易發生感染:

  抵抗力較差的病人;

  術前伴有糖尿病、貧血等疾病,導致其它器官功能比較差的病人;

  面板條件差,人工髖關節置換前有過外傷史的病人;

  長期服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劑的藥物。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病因導致的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感染率各不相同。其中,因類風溼性關節炎或者強直性嵴柱炎等炎症性關節病,需要置換人工髖關節的患者,其術後感染率是股骨頸骨折、股骨頭壞死等病因的2.7倍。因此,建議這類患者在術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1~2天;術後使用抗生素的時間也要稍微長一點;術後兩年以上,如果身體其它部位出現感染灶,如面板感染、泌尿系統感染、肺炎等,也一定要使用抗生素保駕護航。

  一般而言,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出現關節感染,可分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主要表現為傷口紅、腫、熱、痛以及流膿。而慢性感染時,患者最明顯的感受就是疼,如靜息疼(即患者呆著什麼也不做,仍然感到關節疼痛)、負重疼(即患者踩地時感到疼痛)、夜間疼等。現在大多數髖關節置換術後出現的感染都是慢性感染,即細菌不是很厲害,不會讓患者傷口出現紅、腫、熱,而只有疼痛表現。當懷疑出現感染時,患者需要及時就醫,到醫院做X線、查血沉、C反應蛋白等專案來明確診斷。

  10、全髖關節置換術後 人工關節可以用多久?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新的關節能夠使用多久,是患者及家屬都十分關心的問題。事實上,隨著新技術、新材料的廣泛使用,人工髖關節的使用壽命也大大提升。如陶瓷技術已經從第一代發展到第四代,塑料聚乙烯內襯也從普通的聚乙烯發展到交聯聚乙烯,到現在高交聯聚乙烯的使用,耐磨程度越來越好。研究發現,每十年磨損情況不到0.1毫米。可以說,隨著新材料的使用,因摩擦導致的假體失敗率已經越來越低。

  另外,人工髖關節的設計越來越符合人體的解剖生理學,比如現在的技術可以讓患者自己的骨頭長到人工髖關節裡面,這樣髖關節與骨頭之間的固定就更加牢靠,保證了新關節的使用壽命。從最新的文獻,以及很多登記系統,如瑞典登記系統、美國登記系統、英國登記系統中發現,除感染、外傷等因素之外,人工髖關節使用15年~20年後的優良率為90%―95%,20年~30年的優良率為85%―90%。也就是說,裝了人工髖關節20~30年以後,100個患者中仍然有85~90個患者可以繼續使用。

  11、髖關節置換術後 三種情況立即就醫

  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與手術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患者需要住院的時間大大縮短,很多術後康復訓練及護理,都逐漸轉為在家中完成。然而,對於患者來說,由於並非專業人員,面對術後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在是否需要就醫的問題上往往猶豫不決,不去就醫怕出現大問題,去就醫又怕只是虛驚一場。事實上,如果患者出現以下幾種症狀,就需要立即就醫:

  出現髖關節脫位。要知道,即使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已經很多年了,髖關節也有可能因為不恰當的姿勢或者外傷導致脫位,一旦出現髖關節脫位就要考慮復位或翻修等問題,需要立即就醫;

  術後傷口流膿。如果手術後發現傷口發紅,且開始流膿、流水,這時要高度懷疑出現感染,需要立即就醫;

  術後持續不斷出現疼痛。術後患者一直都能感受到疼痛,甚至疼痛加劇,也需要及時就醫。

  12、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就診指南

  對於人工髖關節置換的患者而言,換了關節以後並非高枕無憂,定期複查,監測關節情況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而言,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第一年內,需要到自己的主刀醫生那裡複查四次,分別是六週、三個月、半年、一年時;手術一年以後,患者可根據自己的恢復情況每年複查一次。

  術後複查,並不是每一次都需要重新做X線等檢查。一般,術後六週的複查不需要拍片、抽血等,這個時間要求患者來醫院,主要是為了檢視傷口的癒合情況,以及是否存在其他不適症狀,如傷口是否感覺疼痛等。

  而在術後三個月、半年、一年這三次複查中,患者都需要做X線檢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為了保證拍攝效果,對於人工髖關節置換的患者而言,每次做X線檢查都需要站立拍。至於血沉、C反應蛋白等檢查,建議在懷疑感染時再做。

  除此之外,建議患者術後掃描自己主刀醫生的二維碼,進入醫生的患友會,並上傳病例等相關資料。因為患者掃碼上傳資料後,醫生能夠迅速看到資料,瞭解當前患者所處的疾病狀態,及時進行指導。一般對於髖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上傳X光片是最重要的(不只是X光片的紙質報告,更重要的是X光片),其他如化驗單,如果有也可考慮上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