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通外科 副主任醫師 曾維銓

  小兒腦癱因其病因不同表現各異,通常在嬰兒6個月以內即可見早期症狀。家長如果發現寶寶身體發軟、很少自己運動可能是肌張力低下,身體過硬則可能是肌張力亢進,這些症狀持續四個月以上很可能是腦癱;臨床經驗證明腦損傷的孩子往往頭圍異常、反應遲鈍、不會吸吮或吸吮無力、經常出現嗆咳吐奶、出生後十分安靜哭聲微弱或持續哭鬧、出生2個月仍不會笑、4個月還不能張手、俯臥不能抬頭或坐位時頭不能豎直、不能伸手抓物等。這些都是早期的典型症狀,如果家長髮現寶寶看起來和正常孩子不一樣,不要在家自己判斷孩子有沒有問題,應及早帶到兒科檢查。

  當腦癱兒得到確診之後,儘早對其進行科學規範的治療是決定他們日後行動能務與生活質量的關鍵。如果在患兒出生後半歲以內即開始治療則治療效果更好。如果孩子出生時已經存在腦癱高危因素,那麼,就要在孩子出生後即著手進行腦癱的防治,這樣就有可能使孩子不向腦癱方向發展,甚至達到治癒、不留後遺症的效果。

  腦癱兒童的康復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急於求成。有時療效在短時間看不出來,也不要灰心,一定要堅持。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千萬不要錯過時機,只要堅持治療,肯定能有進步。輕症患兒經過康復治療,運動功能是可以完全康復的。而臨床早已驗證,腦癱的治療並不能僅僅依靠一次手術、一段康復就能完成,必須通過各種外科手術(如FSPR術、SPN術、頸動脈外膜剝脫術等)、矯形手術治療以及術前術後的康復訓練這樣的多手段綜合性治療方式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一、康復訓練:

康復訓練包括術前康復與術後復康,是腦癱患者最重要的治療方法,在早期治療中尤為重要。通過康復訓練,可以使腦組織在不斷的成熟和分化過程中,使被損害部分的機能得到代償,從而使患兒的運動功能得到改善。另外要強調一點,在專業康復醫師指導下進行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包括主動的活動與被動的按摩,可以按照不同年齡指導患兒進行坐、立、行、拿東西等多種運動及由專業康復醫生為患兒進行相應的按摩等。需要記住的一點是,不管哪種康復運動都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不能過急、超量,否則也會造成損傷,家長自己不能著急,更要教孩子不能著急。如果患兒肢體長期處於蜷縮狀態造成肢體拉不開的攣縮,或是頑固性的肢體痙攣妨礙訓練,則須請專家進行手術。但是,術後效果還要靠加強鍛鍊殘餘的肌力來保證。有的患兒在術前痙攣但能站立,手術後肌肉無力,因未好好地進行康復鍛鍊反而站不起來。

  二、外科手術:

  手術治療在腦癱患兒的臨床治療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各種非手術治療無效時,手術就成為重要手段。

  1、FSPR術(即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後跟離斷術):這是目前為止針對發病率最高的痙攣型腦癱最為有效的術式。通過對脊髓神經後根的處理,全面調整患者的肌肉張力,使痙攣肌肉的肌張力盡量接近正常狀態,為運動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復提供了前提條件。FSPR只是選擇性阻斷部分神經後根纖維,而不會影響支配肌肉運動的神經前根及運動功能,具體的手術部位可以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而定:在腰椎部進行手術可解決下肢痙攣,在頸椎部進行手術可解決上肢痙攣。

  2、勁動脈外膜剝脫術(又叫頸總動脈周圍交感神經網剝脫術):它可以改善腦癱患兒大腦的血液供應,促進大腦的發育,減少腦內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調節神經的興奮性;臨床上可以全面改善大腦的功能,增強智力、記憶力和語言能力,降低肢體的肌張力(尤其是上肢),有利於口詞不清、手足不靈活、行走不穩、流口水等症狀的緩解。一般來說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比較適合此術式。

  三、矯形手術:

  過去為主要的手術治療方式,但由於未能夠有效的解除痙攣,手術後複發率高,現在主要作為FSPR術後針對肢體已出現的固定畸形的治療方式,成為矯正畸形、恢復運動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