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內科 主任醫師 劉煜昊

  1、主動脈瓣狹窄流行病學及其危害
  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和老年人口的增加,主動脈瓣狹窄(AS)的發病率越來越高。AS已成為影響人類壽命和社會健康的重要疾病。一方面,AS的發病率很高。據統計,在西方人群中,AS發病率在>75歲人群達2.5%,在>85歲人群可達8%,AS是僅次於高血壓和冠心病是第三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另一方面,AS是一種進展性疾病,預後較差。例如,AS患者出現症狀後不及時干預,中期生存期僅為2-3年。
  2、傳統的外科開胸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的優缺點
  傳統的外科開胸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 SAVR)由於能夠顯著改善症狀、提高生存質量並延長生存期,一直是症狀性AS的標準治療方法,但是因為SAVR全麻、開胸、開啟心臟、體外迴圈、輸血等巨大的創傷及風險,使患者望而卻步;而且約30%~40%的患者因高齡、左心室功能差、合併其他疾患等因素,不適合進行SAVR。因而尋找一種創傷小、風險低特別是針對老年主動脈瓣病變的治療方法迫在眉睫。
  3、TAVI的國內外進展
  TAVI成為上述患者治療的一種新選擇。Cribier 等在2002年12月報道了第一例人體經皮主動脈瓣膜置換術,該項經皮治療新技術得以快速推廣應用。迄今為止,全世界範圍內已進行了超過9萬例TAVI。大型註冊研究表明手術成功率(定義為置入後的瓣膜功能正常且患者存活)高達95%以上,高危患者30天存活率大於90%。里程碑式的隨機研究PARTNER能夠提供更加嚴謹的臨床結果。隨機對照試驗PARTNER IA,證明TAVI治療效果並不亞於SAVR、是SAVR有效的替代治療方案;PARTNER IB隨機對照試驗,說明對於無法進行外科手術的重度AS患者TAVI明顯優於內科保守治療。現在全球共完成17萬例TAVI。

  2010年10月3日我國應用CoreValve自膨脹瓣膜支架成功地實施了首例經導管主動脈瓣植人術。目前多家醫院已開展了數百例TAVI手術,初步效果滿意。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