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翟文生

  一、臨床表現:

  紫癜性腎炎臨床表現分型為輕、中、重三型。

  1、輕型:

  臨床表現― 鏡下血尿,少量蛋白尿<30mg/kg24h,通常無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

  2、中型:

  臨床表現介於輕型和重型之間,有以下情況之一者既屬中型HSPN:

  ①肉眼血尿或大量鏡下血尿;

  ②尿蛋白>30mg/kg24h;

  ③伴有高血壓;

  ④伴有輕度腎功能損害。

  3、重型:

  臨床表現為肉眼血尿,大量蛋白尿,高血壓,腎功能損害,部分患者表現為急進型腎小球腎炎。

  另外,過敏性紫癜腎外症狀:面板、胃腸道、關節症狀,應警惕偶有發生腸套疊、腸壞死、穿孔等嚴重併發症,臨床上還需注意少數患兒的胃腸道症狀為HSP的首發症狀,易誤診外科急腹症。腎受累一般發生於HSP發病1個月內(89.18%),尤以10~15天為發病高峰。

  過敏性紫癜性腎炎的臨床型別:

  中華兒科學會腎臟病學組2000年珠海會議紀要,將過敏性紫癜性腎炎分為六種臨床型別:

  1、孤立性血尿或孤立性蛋白尿;

  2、血尿和蛋白尿,蛋白尿相對突出;

  3、急性腎炎型,表現為急性腎炎綜合徵;

  4、腎病綜合徵型;

  5、急進性腎炎型,快速出現腎功能異常;

  6、慢性腎炎型。

  二、病理分型

  1、光鏡下改變分為六級:

  Ⅰ級:腎小球輕微病變

  Ⅱ級:單純系膜增生

  Ⅲ級:系膜增生伴50%以下腎小球新月體形成,節段性病變(硬化、粘連、血栓、壞死)

  Ⅳ級:病變同Ⅲ,50%~75%腎小球有上述改變

  Ⅴ級:病變同Ⅲ,75%以上腎小球有上述改變

  Ⅵ級:膜增生性腎炎改變

  上述Ⅱ、Ⅲ、Ⅳ、Ⅴ級又視系膜病變分佈 各又分為a(局灶/節段)b(瀰漫病變)

  2、免疫病理分型:

  根據腎小球內沉積免疫複合物不同分為四型:

  (1)單純IgA沉積型

  (2)IgA+IgG沉積型

  (3)IgA+IgM沉積型

  (4)IgA+IgG+IgM沉積型

  免疫病理型別與病理分級之間有一定聯絡,尤其IgA+IgG+IgM型Ⅳ~Ⅵ級的發生率較高,也是影響預後的原因之一。

  三、治療方法

  1、輕型:

  單用中藥或合用雷公藤多甙。

  2、中型:

  急性期治療

  (1)中藥辨證治療;

  (2)足量強的鬆,

  (3)雷公藤多甙,

  (4)根據腎臟病理和臨床表現,必要時甲基強的鬆龍(MP)衝擊。

  維持期治療

  經上述治療至尿蛋白轉陰者,可逐漸減停激素,繼續用雷公藤多甙和中藥繼續維持,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的運用,有利於保護腎臟,控制慢性纖維化病變的發展。

  (三)重型

  急性期治療

  1、中藥辨證治療;

  2、足量強的鬆,

  3、雷公藤多甙,

  4、根據腎臟病理和臨床表現,必要時甲基強的鬆龍(MP)衝擊或MP與環磷醯胺(CTX)雙衝療法。

  酶酚酸酯也可選用。

  如經上述治療6個月以上療效不顯著者,必須重複腎活檢,調整治療方案。

  慢性期治療

  病情控制進入慢性期後,逐漸減停激素,繼續應用

  1、雷公藤多甙;

  2、中藥;

  3、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ARB)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