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兒科 主任醫師 馬淑霞

  用藥誤區1:寶寶發燒一定要用退燒藥

  臨床上常見許多家長見孩子發燒,就在家中給孩子胡亂服用常見的退燒藥。退燒藥的機制是麻痺中樞神經系統使體溫下降,同時促進汗液排出,加速體溫下降。但如此免疫系統未被喚醒,完全不抵抗,使外邪在體內積存,也增加了治療的困難。很多小孩使用退燒藥後反覆發作,一次發燒比一次更高,皆因體內病因未能去除,中樞神經系統醒來後再次加強抵抗,反覆如此,後果將不堪設想。

  對小兒感冒發熱要強調休息,多飲水。監測體溫變化,一般以肛溫為準,當體溫超過38.5℃時應予降溫措施,如有條件可同時降低室溫。降溫措施首選物理降溫,尤其是嬰兒發熱。方法有:頭部冷溼敷冰袋,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置冰袋,或用稀釋酒精擦浴以及用冷鹽水灌腸。

  寶寶如何用藥退燒?

  在物理降溫無效時,可適當小量使用退熱藥。退熱藥種類很多,常用的藥物是以酮基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安乃近等成份製成的各種劑型,例如小兒百服寧、小兒泰諾、小兒撲熱息痛栓劑、小兒安乃近栓劑等。小兒比較容易接受糖漿、口服液或栓劑。

  用藥誤區2:要讓寶寶感冒好的快就用抗生素

  感冒是引起小兒發熱的常見原因,多數由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用抗生素是無效的。但現在有這樣的現象:出現發熱馬上用各種抗生素,似乎用上抗生素就安全了,其實抗生素既不能抗病毒,也不能退熱,相反增加了醫藥費用,並有可能產生對抗生素的耐藥性,可謂弊多利少。

  用藥誤區3:寶寶一咳嗽就止咳

  孩子咳嗽,對許多家長來說是件苦惱的事情。由於小兒呼吸系統防禦功能不健全,咳嗽反射不敏感,其咳嗽和咯痰的症狀和大人不一樣。較小嬰兒會在喝水、吃奶時發嗆,嚴重的一吃奶,就從口鼻嗆出來,導致進食困難。如果疏忽大意,體弱嬰幼兒可能因為奶水嗆入氣管,堵塞呼吸而發生窒息,危及生命。嬰幼兒因為不會有意識地咯痰,痰到了咽部就自動咽入胃裡,他們從胃裡嘔吐出來往往是粘液性的東西。更多咳嗽的孩子喉頭有呼嚕聲,即喉間痰鳴音,聽起來就像貓打呼嚕。此外,還有一種特殊的咳嗽,聽起來如同狗叫,發出“空空”聲,叫做犬吠樣咳嗽,這是急性喉炎的特有症狀。如果發憋、青紫,說明喉頭水腫嚴重,威脅著孩子的生命。毫無疑問,咳嗽給孩子帶來很多痛苦。

  但是,咳嗽和發熱一樣,是人體的一種防禦反射。人的呼吸道內膜表面有許多肉眼看不見的纖毛,它們不斷地向口咽部擺動,清掃混入呼吸道的灰塵、微生物及異物。在呼吸道發生炎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氣管炎、肺炎等)時,滲出物、細菌、病毒及被破壞的白細胞混合在一起,像垃圾一樣,被纖毛送到氣管。堆積多了,可刺激神經衝動,傳入中樞,引起咳嗽。其步驟為:肺吸滿氣體,然後喉頭聲門緊閉,胸腹同時用力,使肺內氣流突然迸發衝出,將那些呼吸道的“垃圾”排出來。因此,只要炎症沒有完全消退,排除“垃圾”的咳嗽動作就會一直存在。若硬是用藥阻止咳嗽,這些“垃圾”會越積越多,從而加重感染,甚至阻塞氣道。所以體質弱、老年人、胸腹部手術的病人,醫生還特別鼓勵他們咳嗽,把氣管內的“垃圾”排出去,免得在肺部惹是生非。可見,咳嗽既有弊,又有利。

  寶寶咳嗽的用藥原則:

  當感冒時,上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腫,產生刺激性咳嗽,而下呼吸道(氣管和肺泡)並無“垃圾”堆積,這時的咳嗽對機體並無任何保護性作用,弊多利少。可單獨使用小兒止咳糖漿、非那根止咳糖漿、急支糖漿等止咳藥。這種情況下細菌感染可能性不大,一般不必使用抗生素。

  當患支氣管炎、肺炎時,氣管及肺內有較多的“垃圾”,宜選用止咳祛痰藥,如吐根糖漿、棕色合劑、遠志糖漿等;如痰稠可用10%氯化銨合劑等。這些藥可增加呼吸道黏膜分泌,使痰液變稀,易於咳出,減少對氣道的刺激。也可選用中成藥蛇膽川貝液、蛇膽陳皮末等。抗生素雖對病毒感染無效,但此期大都合併細菌感染,故應選用廣譜抗生素,一般可用青黴素類、紅黴素類或頭孢菌素類聯合應用。有條件可直接用喉鏡從氣管內吸出分泌物送細菌培養,再選用敏感抗生素。

  哮喘的原因多為過敏反應或炎症刺激,支氣管粘膜下水腫,導致支氣管痙攣,口徑變小,呼吸道阻力增加。這種情況在小兒多為哮喘性支氣管炎,既喘又伴有炎症,必須採用抗生素、平喘藥、鎮靜藥聯合應用方可取得較好效果。平喘藥的作用原理就是解除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常用的平喘藥有博列康尼、舒喘靈、氨茶鹼等。在採用平喘藥的同時可選適量的抗過敏藥物,如非那根、撲爾敏等。咳嗽遷延時久,達2~3周以上,可加用超短波等物理治療。

  當然,要真正、徹底治癒咳嗽,只有治療原發病。另外,飲食要注重清淡、味道爽口。新鮮蔬菜如青菜、大白菜、蘿蔔、胡蘿蔔、西紅柿等,可以供給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有利於機體代謝功能的修復。黃豆製品含優質蛋白,能補充由於炎症時機體損耗的組織蛋白,且無增痰助溼之弊。還可適當增添少量瘦肉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菜餚要避免過鹹,儘量以蒸煮為主,不要油炸煎燴。俗話說:“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蔔保平安。”在小兒咳嗽時,注意一下是有道理的。

  用藥誤區4:輸液比吃藥好

  生活中有不少家長,在患兒罹患諸如傷風、感冒、咳嗽、腹瀉等疾病時,盲目迷信“輸液”。但臨床實踐中發現,小兒因濫打吊針所造成的搶救和轉診事件正在不斷增加,嚴重影響到小兒的生長髮育和生命安全。

  會產生很多不良後果:

  1、大大增加了藥費支出,也增加了靜脈補液機會,更是大大增加了患兒抗藥性和過敏反應的危險性。

  2、由於輸液瓶的入口處與大氣相通,極有可能增加藥液遭受汙染的機會。

  3、人體一旦對藥物不適應的話後果非常可怕。

  4、兒童身體尚處於生長髮育期,藥物進入人體後在體內的代謝過程還不完善。濫用“打吊針”,極易引起輸液不良反應的發生。微粒是引起慢性輸液不良反應,如肉芽腫、肺栓塞的重要原因。

  用藥誤區5:稍好就停藥,治療不徹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