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到冬天就容易生病,易患鼻炎、咽炎、流感,肺炎、哮喘、怕冷。殊不知這些都和夏天陽氣耗損有關。因此夏季充實陽氣、強壯正氣就很重要。現正值三伏天,冬病夏治工作已經在各個醫院陸續開展。
1、何為“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就是冬天容易發生的慢性疾病,通過夏天(暑天)的一些特殊治療,從而達到、減輕或消除症狀的目的。包括“穴位貼敷”、“艾灸”、“火龍灸”、“督灸”、“毫針”、“拔罐”、“理療”、“藥物”等多種方法,其中“穴位貼敷”(三伏貼)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2、“冬病夏治”為何能治療疾病?
從中醫辨證上,虛寒性疾病多是陽氣不足的表現,根據《內經》“春夏養陽”的原則,通過夏天的治療,以補充陽氣,增強抵抗力以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季節,此時人體的腠理疏鬆、經絡開放、血脈通暢,易於吸收,利用大自然的陽氣旺盛,再加上特定腧穴的刺激,以啟用體內陽氣,達到“天人合一”。
3、“冬病夏治”治療哪些疾病?
“冬病夏治”主要用於治療虛寒體質的人群。呼吸性疾病如過敏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易感冒等;疼痛性疾病如頸肩腰腿疼痛、風溼、類風溼病等;其他如虛寒胃痛、結腸炎、體虛畏寒、怕冷、不敢吹電扇、空調、月子病等。
4、“穴位貼敷”每年貼幾次?保留多長時間?
患有本適應症的急性患者,可隨時進行貼敷治療,不必拘泥於“三伏天”。常規每年貼敷兩季(三伏貼,三九貼),通常每季貼敷視病情5--10次,每次貼敷原則上成人4--8個小時,兒童酌減1--3個小時,但必須因人而異。以區域性溫熱感,顏色微紅為度。因個體差異,區域性出現灼熱、疼痛感時可提前去除貼藥。
5、貼敷後會出現什麼反應?“穴位貼敷”貼出泡了怎麼辦?
貼敷後會出現面板潮紅、發熱、極個別人會出現疼痛,去藥後1--2天部分病人穴位上可能出現水泡,此時請不要擔心,屬於正常現象,尤其是對老年人,久病不愈的哮喘、月子病、怕風怕冷等,通過發泡的治療,來年冬天您的病會明顯減輕(減少),因此一定要堅持治療。如出現小水泡,不用處理,大水泡可及時來醫院處理。
6、“穴位貼敷”應注意哪些方面?
貼敷治療期間忌食海鮮、肥甘厚膩、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貼後6~10小時內不能洗澡,忌搓洗區域性。特別要提醒的是,冬天易患關節疼痛及肢體麻木的病人,夏季夜間不要在室外露宿,以免風寒溼氣蓄積於體內;一遇風寒就會犯“頭風症”的患者,夏季忌用冷水洗頭,禁止直接對著電風扇和空調長時間吹風;而對冬天手腳冰冷的體質虛寒者,夏季則應少食生冷瓜果和冷飲,在大汗淋漓時更不要貪涼去沖涼水澡,以免因此大傷陽氣。
7、今年冬病夏治時間?
2014年三伏時間分別為:根據中醫理論及經驗,時間應為:6月21日、7月8日、7月18日、7月28日、8月7日。
8、如何穴位貼敷?
目前在很多人眼中穴位貼敷就是一貼就完事,以為不需要什麼醫療知識及醫療技術。其實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是:由專科醫生親自操作,根據中醫針經絡理論選定適當的穴位,並區域性按壓以達到最佳療效,再採用特製的中藥調配而成的藥膏進行穴位區域性敷貼。敷貼後要動態觀察病人的反應以及不適症狀,並作相應處理。所以,選用冬病夏治的病友一定要到正規的醫院、專業的科室去辯證治療,不要在非正規醫療機構去貼,更不要在沒有專業醫師指導下自己私自貼,以免耽誤病情。
9、什麼是火龍灸和督灸?
火龍灸是我科深入發掘研究古代皇宮的養生祕訣,經過不斷地改進、完善,結合灸療、推拿和藥物經皮吸收技術,形成的一種預防和治療虛寒性疾病的方法。火龍灸相對於傳統艾灸,作用更直接、作用面積更大,效果更顯著。該療法曾被中央電視臺《中華醫藥》欄目報道。督灸是在督脈和膀胱經實施大面積隔姜灸的一種方式。
火龍灸和督灸對於前述各種虛寒性疾病和虛寒體質的調理療效顯著。應用這兩種療法來“冬病夏治”更能事半功倍。
10、保健灸療法(夏季如何利用簡單的方法來調理身體,養生保健)?
(1)從運動方面:有氧運動如爬樓梯,快走步,慢跑步,游泳,跳繩,打球,手指操,太極,氣功,不宜在高溫下鍛鍊,不宜出汗過多,運動後不宜大量、快速的飲水。
(2)生活起居:睡好覺,晚睡早起,接地氣,要求人們起居有常,尤其是子午覺,晚11點,中午1--3點是入睡的最好時間,中午午休一般建議睡眠三十分鐘左右。子時晚23時--凌晨1時,此時陰氣最盛,陽氣衰弱,也是膽經工作時間。午時中午11時--下午13時,陽氣最盛,陰氣衰弱。這兩者均是陰陽交替之間,也是人體經氣“合陰”“合陽”的時候,因此睡好子午覺有利於養陰固陽。莫貪涼,飲食方面注意少食生冷瓜果,冷調食材床上涼蓆等。空調房間、汽車、工作單位等冷氣過多的時候注意保護前後心,溫度宜調在25--28度之間,怕冷易頭疼的病人睡前洗澡不宜洗頭。
(3)飲食方面:按時進餐,宜清淡,多樣化,宜煲粥,忌生冷,忌過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