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普外科 主任醫師 謝建國

  1857年Moore首先發現並報道了肛管直腸惡性黑色素瘤,比較少見,且預後極差。肛管直腸惡性黑色素瘤僅次於面板、眼睛為第3好發部位,約有70~90%在發生在肛管齒線以下或肛緣、由鱗狀上皮覆蓋的部位。此處聚集著大量的黑色素細胞。黑色素細胞或其母細胞源於外胚層神經嵴細胞,在胚胎髮育過程中遷移到面板、眼粘膜表面和神經系統等部位。多種因素如內分泌代謝失調,化學性刺激,或高能輻射損傷等可使黑色素細胞惡變。一些研究認為肛管惡性黑色素瘤可能是原發的,從胚胎髮育來看,起源於內胚層的小腸、結直腸粘膜是不可能出現這種病變的,多數腫瘤可以產生黑色素,少數可沒有黑色素,只有20%的病例存在明顯的黑色素。黑色素瘤較易出現轉移,主要轉移方式為血行轉移,發生較早,主要轉移至肝、肺、腦、骨等處;其次淋巴轉移,早期發生腹股溝淋巴結、閉孔淋巴結、腹主動脈旁淋巴結等處;再次為直接浸潤,腫瘤侵及盆腔組織,一般不常侵及子宮、膀胱等鄰近器官。臨床分期:一期癌腫為侷限性,無區域性浸潤;二期癌腫有區域性浸潤,但無遠處轉移;三期癌腫有遠處轉移。

  黑色素瘤臨床表現常見為:

  1、肛門有暗紅色腫塊脫出,類似血栓痔嵌頓;

  2、大便帶血,因腫瘤受糞便磨擦或外傷所致類似痔瘡出血。一般多為新鮮血,有時也為黏液血便或暗褐色溢液,伴有惡臭味;

  3、直腸肛管刺激症狀,有類似痔瘡發作、裡急後重,有時排便習慣改變、常有排便不盡感,有時出現腹瀉、便祕交替;

  4、肛門疼痛,多系腫瘤已侵犯肛門括約肌;

  5、區域性可見突起腫塊,蒂短而寬,或結節狀,有時呈菜花狀,大部呈紫黑色或褐色。

  由於本病部位隱匿嗎,又因缺乏特殊的症狀,很容易漏診、誤診,初診確診率很低,文獻報道誤診率達87%。常誤診為脫垂性痔、血栓外痔、肛管息肉出血壞死,結腸炎或直腸腺癌。尤其是無色素惡性黑色素瘤,因為較為罕見,其誤診的可能性更大。因此提醒廣大讀者,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千萬不要大意,不要到非專業的診所滿足於脫垂性痔、血栓外痔、肛管息肉出血壞死,結腸炎等診斷,一定到正規的醫院,讓專業的醫生診治,得到康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