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肛腸科 主任醫師 席作武

  慢傳輸型便祕(STC)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頑固性便祕,是由於多種原因導致的腸道運動功能障礙、腸內容物傳輸延遲、具有慢性、原發性、功能性的特點。病因尚未完全明瞭,臨床主要表現為大便次數少、無腸道蠕動的感覺,無墜脹及無便意,僅有長期不排便所致腹脹和不能進食的症狀,嚴重的影響了現代人生活質量。慢傳輸型便祕是一種較難治的慢性腸道疾病,以往對慢傳輸型便祕的治療以內科保守治療為主,但保守治療僅能暫時緩解症狀,往往難以根治,甚至可能造成症狀的加重或其它併發症,遠期療效並不令人滿意。近年,外科手術逐漸在慢傳輸型便祕的治療中取得了顯著的效果。我院近年來對經結腸運輸試驗及排糞造影檢查明確診斷為慢傳輸型的便祕患者採用手術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將STC的診斷及治療近況總結如下。

  1、慢傳輸型便祕的診斷:

  需對患者進行系統的檢查,逐步明確是否慢性、原發性、功能性、慢傳輸型便祕。慢傳輸型便祕患者診斷標準參照中華醫學雜誌編委制定的《便祕診斷治療暫行標準》。符合以下標準者納入觀察:

  (1)結腸運輸試驗異常,72h結腸排空率低於80%,標記物散在分佈於各部結腸內;

  (2)排糞造影檢查排除出口梗阻及結腸形態異常;

  (3)排除器質性病變及腹部大手術所致的便祕;

  (4)大便乾燥,排解費力;

  (5)排便間隔延長;

  (6)病程在6個月以上。

  確定慢傳輸型便祕的簡易方法是結腸傳輸試驗,受試者自檢查前3天起禁服瀉劑及其它影響腸功能的藥物。檢查日服含有20粒標記物膠囊1粒,每隔24小時攝腹部平片1張,至標記物排出80%以上為止(最多不超過5張腹部平片,未婚女性應減少攝片張數)。觀察標誌物的分佈對判斷有無慢傳輸型便祕很有幫助。

  2、慢傳輸型便祕的治療

  慢傳輸型便祕的診治已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國便祕的臨床診治水平和基礎研究都在不斷提高。目前用於治療便祕的西藥可分為刺激性瀉劑、溶劑性瀉劑、滲透性瀉劑和潤滑性瀉劑等。主要是對症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①一般治療:對慢性便祕患者,消除疑慮,確立信心,應調整生活方式,如保持每天活動,留有充裕排便時間,堅持定時大便習慣,不錯失便意等。心理支援,增加膳食纖維,鼓勵多飲水,可避免因結腸對水、鹽吸收過多而致大便幹少。

  ②容積性:為非澱粉性多糖濃縮物,適用於攝食膳食纖維不足患者。不吸收性糖及多經基醇:如乳果糖與乳糖醇,均為合成性雙糖,不被小腸吸收。

  ③鹽類輕瀉劑:如硫酸鈉、氫氧化鎂、構椽酸鎂或硫酸鎂等,其通便機制主要為滲透性作用。

  ④蒽類化合物:諸如番瀉葉、蘆薈、美鼠李皮及弗朗鼠李皮等均為植物衍生物,有許多類似性。這類化合物系非活性糖甙,通過小腸時不被吸收,也不發生改變,但進入結腸後則被細菌糖甙酶水解成活性分子而發揮通便作用。蒽類輕瀉劑的通便作用業己肯定,劑量應用得當,對人體並無害處,其作用迅速,尤其是作為臨時的單劑通便作用時,可適用於任何情況。慢性便祕患者可試用每週2次的方法,但個體間療效差異可能較大。

  ⑤多酚(二苯甲烷)化合物:包括酚酞、雙醋苯睫及小硫酸鈉等目前仍在應用中。

  ⑥去汙劑:磺酞丁二酸二辛鈉作為一種大便軟化劑,其療效尚需作進一步研究。

  ⑦液體石蠟:係一種礦物質油,能軟化大便,其乳劑在臨床廣泛應用。

  ⑧促動力學藥:對照研究表明,西沙比利在與其他輕瀉劑合用時,可減少輕瀉劑用量,停用西沙比利後,仍可繼續發揮改善作用。但迄今尚無證據表明西沙比利可作為便祕的常規治療。

  (2)其他治療:不吸收性液體用作結腸灌洗劑,如聚乙二醇4000,作為通便藥用於臨床取得較好療效。而且,其含電解質溶液可作腸道清潔劑使用。此外,尚有改變腸道細菌、灌腸、肛栓劑及行為治療等方法。

  (3)中醫治療:本病在中醫學屬“便祕”範疇,其病因多為熱結、氣滯、寒凝和氣血津液虧虛導致大腸傳導功能失常所致。運用中醫綜合療法辯證分析對症治療慢傳輸型便祕,療效顯著。

  (4)外科手術治療

  ①結腸全切除回直腸吻合術。

  ②結腸次全切除升直腸吻合術。療效不低於結腸全切除回直腸吻合術,但由於保留了迴盲瓣,術後腹瀉發生率明顯降低。

  ③結腸曠置術。手術創傷小、恢復快,但有出現曠置結腸糞便返流嚴重,腹脹腹痛明顯,需定期行結腸水療排空的問題。

  ④結腸部分切除術。術前經鋇灌腸、結腸運輸試驗等明確結腸慢傳輸部位位於降結腸及乙狀結腸,行左半結腸切除取得良好效果。

  ⑤在腹腔鏡下行結腸次全切除術,患者術後恢復快,手術瘀痕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值得推廣。

  3、總結

  排便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與飲食、生活習慣、精神狀況等均有關,STC可能是由全結腸、節段結腸或伴有小腸傳輸緩慢引起。結腸慢傳輸型便祕的根本原因在於結腸動力減弱,藥物治療短期有效,不能根治,最終多需要手術治療。通過長時間的臨床觀察和探索,武現生、馬龍安[3]認為患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方可實施手術治療:

  ①經2次或2次以上結腸傳輸試驗確診;

  ②經6個月以上系統的保守治療無效或效果差,患者要求手術治療;

  ③纖維結腸鏡檢查排除器質性病變;

  ④鋇劑灌腸造影有結腸無張力的依據;

  ⑤小腸蠕動功能正常;

  ⑥排除出口梗阻性便祕和便祕型腸易激綜合徵。慢傳輸型便祕的經典術式是,全結腸切除及回、直腸吻合術,國內外文獻報導最多,療效為50~100%,但約30%有頑固性腹瀉,10%的病人便祕復發。我院近年來,在對保守治療無效的慢傳輸型便祕患者實施結腸切除術時,針對全結腸切除術後腹瀉併發症的問題,研究設計了新的手術方法,即:次全結腸切除及盲腸或升結腸與直腸吻合術;或左半結腸切除及橫、乙狀結腸遠段吻合術;兩種術式均保留了部分結腸,有效防止頑固性腹瀉的出現。術後每天大便多在2~3次,既預防復發,又有較好的控便功能。掌握好手術適應症,兩種術式效果明顯,是治療結腸慢傳輸型便祕的主要手術方式。

  總之,慢傳輸型便祕是結腸神經叢細胞減少、變性的器質性病變;經排糞造影及全腸道傳輸時間檢查明確診斷,對保守治療無效的慢傳輸型便祕患者,充分切除病變結腸,保留部分功能尚存的結腸,能有效治療便祕,並有效防止腹瀉併發症的發生。但是仍有部分患者術後效果欠佳,因此對慢傳輸型便祕的手術遠期療效及手術切除範圍等尚待進一步探討。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